法律知识

银行卡免费时代或将终结 多掏钱能否换来优质服务

2019-08-30 18: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北京某学校任教的钟小姐最近犹豫着要不要销掉自己的交通银行信用卡,因为现在刷卡消费如果需要得到短信通知,就必须支付每季度12元的服务费。这是国内首张对短信服务进行收费的信用卡。而从10月8日起,国内银行借记卡开始终结免费时代。银行卡或将告别免
在北京某学校任教的钟小姐最近犹豫着要不要销掉自己的交通银行信用卡,因为现在刷卡消费如果需要得到短信通知,就必须支付每季度12元的服务费。 这是国内首张对短信服务进行收费的信用卡。而从10月8日起,国内银行借记卡开始终结免费时代。银行卡或将告别免费时代 10月8日,浦发银行东方卡终止为客户提供“免费午餐”,它将同其他银行一样,开始收取异地存取款手续费等相关费用。至此,全国性商业银行对异地存取款业务已基本开收手续费。 “还没享受到多久的优惠就又没了。”8日,在浦发银行北京某网点,冲着浦发银行卡的优惠措施办了一张卡的市民彭先生无奈地说。 该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浦发银行自8日起开始对银行借记卡、活期一本通存折本行异地取现、存现、转账、汇款和及时语短信通知等相关业务收取手续费,并对同城跨行取现手续费优惠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而在此前,该行对全国范围内同行异地存取现和短信通知等业务均不收取手续费。 记者了解到,在浦发银行宣布收费之前,招商银行于10月1日起调高了天津、深圳等分行个人客户账户的管理费收费标准。 早在2003年,工商银行率先对跨行取款及异地取款收取手续费,其他银行相继跟进。其后,银行卡开户手续费、异地存款手续费陆续开收;2004年,农业银行又率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对借记卡收取10元年费,建行、工行、中行随即纷纷加入借记卡的年费收取行列;此后,小额账户管理费、跨行查询费等各类银行服务收费开始逐步浮出水面。多数消费者认为收费不合理对于银行卡收费,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消费者均表示反对。 在某厂家工作的彭建质问道:“免费短信提醒、异地取款免手续费这些免费午餐曾经是银行吸引自己办理银行卡或者存折的‘卖点’,当初办卡的时候就是冲着这个去的,现在单方面宣布收费,这不是违反当初的契约吗?” 在有1000名网友参加的中智库玛的调查显示,近九成参与调查者认为银行卡全面收费没有经过用户同意,违背了合同法。多数网友表示,收费应通过必要的协商、听证或者通过缓冲期尽到充分告知义务,而不是单方面的一纸通知。 而一些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则认为,银行卡收费是大势所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银行卡收费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银行推出了众多便民服务(例如水电煤气代缴业务等),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消费者通过银行卡享受了便捷服务,减少了现金滞留,理应对此支付相应的成本。另一方面,取消银行卡免费午餐,也有利于遏制银行滥发卡现象,避免恶性竞争、浪费社会资源。”律师称收费与否应当依据《商业银行法》 在法律专家看来,银行收费是市场行为,必须遵守法律和政策。 在北京富程律师事务所律师文蔚冰看来,银行卡收费是否合理,要看这一行为是否为双向选择的结果。如果消费者在试用结束后自愿选择继续使用,并经依法二次确认,那就是市场行为,不违反相关政策。反之,如果银行没有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就违背了相关法规。 长期关注银行收费问题的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则认为,银行在发放银行卡时,与用户之间建立了合同契约关系,如果银行单方面收费,属于更改合同,违背契约。这种修改只能对此后签约的储户有效,而不能对以往储户产生效力。 同时,董正伟指出,《商业银行法》第五十条规定,商业银行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制定,中国加入WTO时也曾承诺,商业银行人民币结算业务应执行政府指导价。目前银行的这些收费项目并未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价格,《商业银行法》并没有得到充分执行,属于行政不作为,金融监管不到位。部分中小银行仍有“免费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银行卡免费服务在持续萎缩,但仍有部分中小银行提供“免费餐”。 据了解,目前大小银行的银行卡服务均或多或少地保有免费业务。浦发、兴业、华夏银行的普通借记卡在异地本行ATM机上取款不收手续费;而异地跨行取款,兴业银行分地域收费,如北京目前不收费、上海前三笔免费;华夏银行每天第一笔取现免费,从第二笔开始每笔收费2元。光大银行前两笔免收跨行费。民生银行借记卡(普通卡)同城跨行取现每个月的前三笔不收费,银证理财卡,同城跨行取款全免费。此外,包括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也还在坚持免费的银行服务。服务能否水涨船高银行借记卡、存折全部取消免费服务,信用卡收费磨刀霍霍。银行称这是为了提高银行资源使用效率,可以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而在以往银行一次次试探性的收费中,同类理由被反复使用。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各家银行纷纷举起收费大旗,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银行的利润来源,正由完全依赖存贷款利差向增加中间业务收费转变,而个人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正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14家上市银行公布的上半年财务报表,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后者在前者中的占比普遍高于20%,最高比例超过30%。 不过,银行专家并不同意商业银行通过追逐中间业务利润转变赢利模式的说法,认为中间业务只是银行多样化业务之一。银行在提供相关服务上进行了前期投入,消费者通过银行卡享受了便捷服务,理应对此支付相应的成本。 那么,银行的服务能否随收费水涨船高呢? 多数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对银行服务颇有微词。“代缴了费后要求银行提供发票,可是银行非要我去原办理银行重置密码,这一排队一个上午就浪费掉了。”市民刘先生抱怨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银行收费之风愈演愈烈的同时,银行服务质量、品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部分银行大厅仍然在排长队,柜员机出错也频频见诸报端。 刘先生认为,银行收费无可厚非,关键是消费者在承担了收费甚至是高收费之后,能否真正享受到与之匹配、货真价实的银行服务。 专家认为,目前银行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单方面收费并不能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只有市场充分竞争,并通过相关监管来规范银行对消费者的义务和服务,取消霸王条款和不对等博弈,银行才能迈过服务这道坎。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015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