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隐形眼镜市场乱象丛生,你戴的“美瞳”安全吗?

2015-06-25 14: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今,隐形眼镜市场的乱象引发了许多的抱怨。小编发现国外大牌垄断定价权开出高价的情况严重,并且不法分子制造贩卖冒牌及廉价劣质产品的现象更为猖獗。针对这些问题,法律有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呢?找法网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

  【真实案例】

  “这副‘美瞳’才戴了20多天,眼睛就干痒疼痛不止,滴眼药水也不管用,到医院一看,医生说我患上了结膜炎,更可怕的是眼球上染上了隐形眼镜的颜色!现在原本不近视的我,视力也变得模糊。”合肥某高校大二学生小王告诉小编,这副美瞳是她从校门外的精品店花50块钱购买的,原本想着能“美美地秀一下”,却没想到是“遭罪”。

美丽还是毒害

  多家医院眼科医生告诉小编,近年来他们接诊了不少类似的“美瞳”族,其中有不少都是佩戴了劣质隐形眼镜。合肥某连锁眼镜店负责人告诉小编,隐形眼镜的价格跟材质、工艺有关。材质一般分为水凝胶和硅水凝胶两种,硅水材质的透氧性更好,成本也较高。“正规‘美瞳’是一个‘三明治’结构,两层透明镜片中间夹着一层染色镜片,但是无证产品就直接在镜片表面染色,因此佩戴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眼球着色。 ”该负责人称。

  【找法网小编看法】

  小编认为,劣质的隐形眼镜之所以会如此猖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上国外大牌隐形眼镜的价格让很多人直呼承受不起。毕竟隐形眼镜是个消耗品,有日抛、月抛、季抛和年抛等,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以月抛某品牌为例一年下来就要千元左右,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14年,国家发改委宣布,依视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镜片生产企业和博士伦、强生、卫康等主要隐形眼镜片生产企业因涉嫌价格垄断,违反《反垄断法》被依法查处,共计罚款1900多万元人民币。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许多地方的眼镜店里,这些大牌隐形眼镜的价格依然“坚挺”。

  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小编,大牌隐形眼镜的毛利率高达50%至60%,发改委处罚之后,大牌厂家仅仅是在出厂价做了一些象征性的调整,但是在销售终端,他们不允许代理商打折或降价,导致目前售价依然高昂。而为了控制价格,代理商给予零售终端的利润仅有15%至20%。

  据了解,隐形眼镜属于医疗器械的一种,而且需要具备相关资质才可以进行生产、销售,其对于安全性的要求相当严格。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全球主要生产隐形眼镜的大厂并不多。而另一方面,一些电商平台上出售的这些品牌隐形眼镜却常常打出超低折扣。业内人士称,电商平台销售隐形眼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眼镜是否是正品、是否提供合格的验光等服务都难以保证。

  正是由于市场混乱,所以消费者选择隐形眼镜更要多加小心。业内人士提醒,选择隐形眼镜要考虑透氧性、含水量、表面光滑度、材料等各种因素。眼部较干时则建议选择含水量较低的镜片,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硅水凝胶隐形眼镜对眼睛的损伤最小。在日常使用中,不仅要注意保持镜片的卫生,还要注意特殊时期,例如常用电脑、感冒发烧、游泳潜水、吃火锅或烧烤、沙尘天气、孕妇待产以及午睡小憩等,都应尽量少戴隐形眼镜。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665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