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比较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区别

2019-09-27 15: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日常生活中,代理人在接受代理之后是可以以被代理人的身份,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的。很多人听到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肯定认为滥用代理权是有代理权的,而无代理权是没有代理权,其实不是这样的。下文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比较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区别,以供参考。

  一、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定义

  滥用代理权,是指代理人行使代理权违背代理的宗旨而实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滥用代理权的构成:1、代理人拥有代理权;2、代理人实施了代理行为;3、代理人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

  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可见,无权代理并非代理的种类,而只是徒具代理的表象却因其欠缺代理权而不产生代理效力的行为。无权代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表见代理和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狭义的仅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

比较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区别

  二、比较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区别

  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有代理权,后者无代理权。其次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无效的,而无权代理的行为是效力待定的。

  1、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滥用代理权主要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情形。

  2、滥用代理权:

  (1)自己代理:甲是乙的代理人,乙想要买一辆二手车,甲自己正好有一辆车想要卖掉,于是甲以乙的名义与自己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这就是自己代理的例子。

  (2) 双方代理:甲是乙的代理人,同时也是丙的代理人,乙想要买一辆二手车,丙正好有一辆车想要卖掉,于是甲分别以乙、丙的名义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这就是双方代理的例子。

  (3) 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甲是乙的代理人,乙想要以20万买一辆二手车,丙正好有一辆15万的车想要卖掉,甲丙联合谎称此车20万,甲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这就是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的例子。

  三、狭义无权代理的类型

  狭义无权代理,是不属于表见代理的未授权之代理、越权代理、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的情形。

  1、未授权之无权代理。指既没有经委托授权,又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也没有人民法院或者主管机关的指定,而以他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之代理。

  2、越权之无权代理。指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范围而进行代理行为。

  3、代理权消灭后之无权代理。指代理人因代理期限届满或者约定的代理事务完成甚至被解除代理权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代理活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比较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区别的相关资料。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代理权的问题。另外,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无效的,而无权代理的行为是效力待定的。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32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