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精神损害赔偿协议怎么写,生效条件有哪些

2019-01-04 13: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实践中,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心灵上和精神上受到的痛苦和创伤。受害人和侵权人经协商后就赔偿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可签订精神损害赔偿协议,以更好的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那么精神损害赔偿协议怎么写,生效条件有哪些?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精神损害赔偿协议怎么写

  甲方:xxx,性别,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联系电话:

  乙方:xxxx有限公司

  事实概述:20xx年x月x日,xx受xxxx有限公司雇佣,在工地工作时,,造成重伤。后在医院治疗31天。目前陈万胜仍现瘫痪在床,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赖护理。

精神损害赔偿协议怎么写,生效条件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乙方本着人道主义和和谐社会等原则,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协议签订后7日内,乙方同意一次性支付甲方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全部手术费等其他各类费用共计人币元,甲方须签写收条。之后乙方不再负有任何其他经济或法律责任。

  二、甲方同意放弃其他任何权利主张。

  三、甲方今后出现任何问题均与乙方无关。

  四、甲方今后不得再因此事向乙方主张任何权利,包括不得诉讼,并不得做任何有损或影响乙方形象或利益的行为。

  五、本协议的签订并不直接或间接的表示乙方认可对甲方此事负有过错或法律责任。

  六、甲方如违反本协议,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返还全部费用并赔偿其他损失。

  七、如果有补充协议双方协商,按补充协议为准;协商不成,在通辽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和公章)

  年 月 日

  二、精神损害赔偿协议生效条件有哪些

  精神损害赔偿协议生效条件包括下述条件:

  1、主体合格。

  当事人应具备订立协议的条件,即必要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协议生效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协议是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是一种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这种合意是否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取决于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行为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

  《协议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协议无效。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用语上往往表现为“禁止、必须、不得”等等,它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违反。

  4、形式合法。

  《协议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协议,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除了附期限或附条件的协议外,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其成立时间和生效时间一般是一致的,《协议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协议自成立时生效。无效的协议与被撤销的协议的无效溯及时间也必然与协议的成立时间有关。如《协议法》第56条规定,无效的协议或者被撤销的协议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就把无效的溯及时间和成立时间紧密联系起来,而无所谓生效时间。如果不把成立和生效区分开来,无效的溯及时间就无从确定。

  三、怎样确定精神损害赔偿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

  所要考虑的是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侵权的具体情节。

  2、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应考虑侵权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短期的,长期的,还是永久性的,是否给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影响较为严重的,其赔偿数额应相对较高。该损害还应结合受害人的受伤情况、伤残等级评定,等级越高,赔偿数额越高;反之,赔偿数额低。

  3、双方责任因素

  在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中,在推定机动车驾驶方为过失的情况下,按照民法通则123条规定,如果证明被害人是故意的,可以免除驾驶方的责任;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和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还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的双方在该次事故中的责任划分,也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考虑因素。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精神损害赔偿协议怎么写,生效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精神损害赔偿协议生效条件包括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形式合法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759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