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索赔指南:索赔常识

2019-06-09 16: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遭遇工伤后,在索赔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工伤索赔常识进行指导,让工伤受害者可依法维护自身工伤赔偿金。一、职工可自己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将该事

      遭遇工伤后,在索赔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工伤索赔常识进行指导,让工伤受害者可依法维护自身工伤赔偿金。

      一、职工可自己申请工伤认定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将该事故认定为工伤。但实践中,大多数的企业在职工受伤后,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提出申请。任凭你怎么求情,就是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在30日内没有提出申请的,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有权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出申请的期限为自事故发生之日1年。所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拒绝承担责任的,职工方就可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千万不要被企业的说法所忽悠。

      二、未参加工伤保险,企业照样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总是和保险联系在一起,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参加工伤保险,这样在职工发生工伤后,就可以直接向经办机构要求在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相应赔偿金。但很多企业根本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该怎么办?是不是就没人承担责任?法律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参加保险的,全部赔偿项目由企业自身承担。所以即使企业没有给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在职工发生工伤后,企业仍要按法定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三、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存在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负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所以劳动者首先必须提供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聘书便是最有力的证据;如果不能提供劳动合同或聘书,用人单位的会议记录、通知等也能证明劳动者为该企业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提供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的工资条、工资卡,入门证、工作证、上岗证、单位同事的证人证言等,都能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四、治疗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工资

      职工在发生工伤后停止工作、治疗伤病的期间,称之为停工留薪期。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接受工伤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可计算至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作出之日,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所以职工因为工作原因受伤,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必须按原标准支付工资。

      五、用人单位不落实工伤待遇,可申请仲裁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070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