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李健律师团队律师
陕西
从业16年 专职律师
6
好评人数
77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防范劳资争议和经济纠纷法律风险的一点建议
更新时间:2022-03-06

作者:胡皓栊,李健律师团队。

法律源于生活,取于实践,各类条文纷繁复杂,在实际运用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来,法治发展为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对群众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社会基层群在初次面对权益受损的问题时,往往是通过互联网搜罗相关资料“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以为仅可以通过信访、投诉等多类非常规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由于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法律服务机构及司法程序不熟悉,对法律条文和裁判观点不清楚,使得自身在维权道路上困难重重,尤其在对抗诉讼经验丰富的机关团体或企业法人时,更显得力不从心。

近年来,由于疫情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企业倒闭、裁员等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在外务工人员及农民工朋友的维权故事接踵而来,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伴随楼市调控、民间借贷融资风险加大、实体经济运营困难,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群众为对冲通货膨胀而产生的投资热情升温,与低风险投资途径匮乏的矛盾愈发显著,买卖纠纷、借贷纠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投资诈骗等相关经济类件呈高发态势。为此,如何做到未雨绸缪,抑或是在风险发生时能够以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呢,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些许经验。

去年十一月份,律所安排我到汉滨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值班,我简要统计了一下自己值班时接待的各类案件数量,其中有近半数咨询涉及私营单位务工人员追索劳动、劳务报酬或工伤赔偿,可见该类别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当前务工群众所需面临的一个重要法律问题,而前来咨询的诸多务工者大都没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也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用工合同,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故此,或会因证据不全,而无法有效维权。

面对上述情况,首先,我建议务工群众秉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在入职时,要与用人单位详细商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及支付周期和支付时间,无论是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均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用工合同,并尽量要求用人单位以银行或微信转账等有支付记录、有付款凭证的方式支付工资,这些将是后期维权的重要证据。其次,大多数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单位既未缴纳工伤保险,又不愿依照工伤赔偿标准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对未交社保的用人单位,尤其是在工作风险较大的行业(例如:建筑装修业、运输业)入职时,务工人员尽可能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这既是对自身负责,也是降低用人单位运营风险的途径之一。第三,注意通过电话录音、微信消息等方式收集能还原相关案件事实的证据,如发生工伤工亡事故,当事人及家属要在现场多角度拍照取证,在缺乏劳动、劳务关系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据时,可以采取拍照、摄像、录音、电话录音等灵活方式进行取证,为后期维权做好准备。

在防范自身陷入各类经济纠纷方面,我送给大家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不要轻易相信熟悉的人”。我接触到的很多民间借贷纠纷都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因为陌生人之间产生借贷往往需要特殊的桥接。在当前交易习惯下,买卖合同关系中熟人交易占有相当比例,因违约而发生纠纷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基于熟人信任产生的经济往来可能暗藏较大的风险,我们或许并不能处处拒绝亲朋好友,但在经济往来中一定要给自己的信任上一个“保险”。首先,在民间借贷及买卖关系建立前,尽量以书面方式签订协议,要明确当事人身份和住所、标的、数量,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同时留存对方身份证照片或复印件。其次,要以银行或微信转账方式给付价款以便保存交易凭据,在给付物时,最好保留对方签收单据或现场录音录像。第三,要适时催告并保存微信消息记录、电话录音。第二句话是“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高息回报伴随的极有可能是超高的风险,任何人如果拥有能够轻松赚取高额收益的途径,一般首先想到的会是自己、配偶、父母及子女,怎么会是其他亲戚、朋友,更不会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在这里讲的轻松赚取高额收益的途径泛指一切收益与劳动付出或者风险概率不成正比的事情,只要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避免很多投资陷阱。

最后,我建议大家在面临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或者涉法涉诉问题时要选择相信法律,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前不久,我从办理的几个案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初次接触法律服务行业时认为律师代理费用是较为昂贵的,但是接受过专业法律服务后,最终发现其实现的权利或挽回的损失远超支付代理费用而产生的维权成本,觉得这个投入是非常值得的。并不是说,律师就是就一定比他人更具备逻辑思维或是语言天赋,仅仅只是说“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在法律运用上,专业人士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也更能提高维权的效率与胜算。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