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王嘉铄刑事团队律师
吉林省
从业8年 主任律师
9
好评人数
55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教唆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更新时间:2021-10-27

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由于没有人生阅历,也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一般来说心智都还不成熟,可能做许多事情无法思考到位,而实际生活中却有一些人唆使未成年人犯罪,意图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那么教唆未成年犯罪怎么判?以下由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唆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教唆未成年犯罪的量刑要根据犯罪的性质、罪名、情节等多重因素确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教唆未遂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而使教唆行为未遂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教唆犯属于独立的教唆犯,而非共同犯罪的教唆犯。“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1、被教唆人拒绝了被教唆人的教唆。

  2、被教唆人当时接受了教唆犯的教唆,但实际上没有进行任何犯罪活动。

  3、被教唆人当时答应实施教唆人所教唆的犯罪,但实际上实施了其他犯罪。

  4、 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经有实施该罪的决意。即被教唆人的犯疑并非教唆者引起。

  三、青少年犯罪惩罚是怎么样的

  我国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刑罚处罚上的态度是从宽处理,只在一些特别严重的案件中才会采取刑罚措施。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真正体现《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提出的“既保护青少年的成长,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精神,从体恤宽大,立足教育、感化、挽救出发,探索对于人身危险性较小的青少年犯罪采用非刑罚化方式,也就是放弃刑罚,采取宽松的处分方式。非刑罚化处理就是有针对性地免除青少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结合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和对青少年保护的有益经验以及司法实践,非刑罚化处理的青少年犯罪包括:

  1、犯罪情节轻微,按照刑法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

  2、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3、对于能够适用缓刑条件的,可以扩大性作为相对不起诉处理,适用非刑罚化处理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唆未成年犯罪怎么判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教唆未成年犯罪的量刑要根据犯罪的性质、罪名、情节等多重因素确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