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曹晓静律师
北京-北京
从业18年 高级合伙人律师
112
好评人数
4090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哪些人是法定继承人?
更新时间:2020-03-06

情景再现

陈某是某村村民,担心自己去世后三个子女会因为争夺遗产而发生纠纷。但是,他曾听朋友说,如果不立遗嘱,继承人就要按照法定继承。不过,陈某并不清楚,哪些人属于法定继承人?

律师解答

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继承遗产的一种方式。由于这种继承是在没有遗嘱时发生法律效力,故又称无遗嘱继承,也因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的亲属,所以也称为家庭继承。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我国继承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法定继承以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即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份额的根据是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收养关系。二是法定继承中对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份额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等任何组织和公民均无权改变。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法确定上述继承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婚姻关系;

2)继承人与被子继承人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3)近亲属间共同生活密切程度和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前之间的扶持关系的情况。

在两个法定继承人顺序之间,第一顺序人有优先权,即被继承人死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财产。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财产,或者是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在处于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中,各继承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属于何种亲属(是血亲还是姻亲或者是有扶持关系的继承),均享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平等权利,不得相互排斥。各继承人同时继承,除法律另有规定或继承人有约定外,应均等的获得遗产,排列在前的继承人,不得多分遗产。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曹晓静律师
您可以咨询曹晓静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4090 人 | 北京-北京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