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慎先进律师
湖北-宜昌
从业16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117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国企职工人生观和价值观
更新时间:2008-05-08

树立国有企业职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慎先进

一、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势在必行

(一) 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任何优秀企业都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没有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任何坚强资本作后盾建立起来的企业也终将走向消亡。我们国家以每年十几万家新企业的诞生和近十万家企业的消逝而演绎着企业的发展史。也就是说能够真正适应社会而得到生存的企业仅是每年新增企业数量的30%,而真正能够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者可谓少之又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内在要求认识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紧迫性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但在经营规模、赢利能力、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着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其他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积累、倡导,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优良作风、行为规范、标识、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职工人生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认识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认识树立企业职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性

企业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内容、形式、手段、途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而企业文化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它拓展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空间,把职工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观念、爱国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把先进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时代魅力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必然会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为之一新,从而有助于引导企业职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要从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认识树立企业职工正确的人生观的价值观的艰巨性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广大企业职工物质文化需求更趋多样化,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日益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要有效抵御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牢牢占领企业文化阵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和考验。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点滴抓起,做长期的努力。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思想,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企业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把握内涵,澄清是非,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该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期间,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在广大职工中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职工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刻地影响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一)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四)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

责任作为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个人或组织应该秉持的价值观观念和道德准则,能对文明进化和社会发展作出质量上的规定,现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道德传统,已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人格——社会型人格,例如,“以天下为已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作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应将大写的“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三、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以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为核心,不断激发国有企业职工振兴企业、报效祖国的激情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先进的企业精神。这些企业精神体现了国有企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貌,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国有企业应继承我国优良的企业精神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以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体系为重点,不断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许多国有企业从战略高度认识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努力改变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方式,提炼和培育了具有现代气息而各具特色的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理念,形成了“企业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文化管理是企业第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第一动力”、“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终身学习是企业第一需要”的核心理念,“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客户至上,诚信服务”的营销理念等等,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先导和驱动力。国有企业应从这些宝贵的企业经营理念中吸取营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凝炼自己的经营理念体系并切实贯彻执行。

(三)以人为本,切实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人为本既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包括每一个企业职工在内的全体人民。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企业应努力做到:一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职工进行自我管理;三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职工重视自我价值;四是关心人的生存环境,关心人的发展条件,使职工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以管理制度固化核心价值观,逐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理念重于制度,制度重于技术。企业应注重把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制度刚性与管理人性化相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把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员工的动力和自觉行动,渗透到管理过程的细节之中,逐步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管理行为,增强执行制度的软性约束力,促进企业管理升级。企业应根据公司目标、经营理念和倡导的员工精神,认真修订干部管理制度、员工招聘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契机,不断优化企业形象

企业在导入企业识别系统时,应注重优化企业形象和规范员工行为,以形象促发展。企业为确保企业识别系统导入的科学性、规范化,需聘请有关专家顾问进行具体指导,强调企业形象导入的实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成为实施品牌战略的有力手段。企业通过优化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

在当前部分职工理想信念淡薄的情况下,有效的方法是大力宣扬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引导职工以人为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方面领导应率先示范。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职工更加看重领导干部自身的人格和形象。领导干部要以党的宗旨校正自己的价值取向,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这样不仅能获得职工的信赖,而且可以使价值观教育更加真实可信有效。

另一方面,企业要注意发挥榜样力量,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往往英才辈出、群星璀璨,不仅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而且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培育了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勇于奉献的“四有”职工队伍,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骨干力量。企业要建立科学的人才的考评指标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使经济增长稳步提高,使国有经济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①王瑞祥.《企业文明》[J],2004,(12).

②丁政.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J].中外企业文化,2004,(10).

③王南.企业再造与企业文化创新,经济与管理,2001(6):13-14

[美]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西方企业文化(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⑤华锐.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⑥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