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韩传明律师
山东-青岛
从业1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34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选择律师的几个误区
更新时间:2008-04-29

随着我国以法治国进程的深入,许多原先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也渐渐懂得打官司要请熟悉法律和诉讼程序的专业律师,明白打官司并非“打关系”,而是“打证据”,但还是有相当多数的当事人一旦事到临头,不知如何取舍律师,我们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总结出来,以指导并帮助有需要的当事人。

误区1、拍胸脯。寻求律师对案件结果的保证,谁敢拍胸脯包赢就选谁。
除了少数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不存在争议(这类案件律师的作用其实也不大,主要是走个程序),大多数案件都是有争议引起的,有争议就说明各有各的道理。这就是风险。因此,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二十六条规定:律师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客观地告知委托人所委托事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不得故意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不恰当的表述或做虚假承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请律师客观地分析案件,不仅要听胜诉的可能,也要听败诉的可能。

误区2、找关系。打探律师跟法官的关系,谁有关系就找谁。 现在法律已经不可能出现个别人能够一手遮天的情况。在双方都有律师的情况下,法官颠倒黑白的代价将会很高。而且,关系都是要靠金钱来体现的,当事人必须得为此多付出代价。当然,不否认在有些案件中,确实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但这类案件往往是一些法律规定不明确、对当事人利益影响非常重大的案件,这类案件的比例并不高。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考察律师的专业能力为主。

误区3、比价格。 一类是谁价格低就选谁。最近几年律师队伍发展很快,人数成倍增加,还有很多“黑律师”无法统计。价格战不可避免,但过低的价格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毕竟律师费相对案件的标的来说是一个小数目,就象买东西一样,价格大大低于正常水平,不妨多些警惕。 另一类是谁价格高就选谁。理由是大牌律师的价格高。其实律师很清楚客户的心理,有些律师会利用这个心理专门开高价。

误区4、看头衔。 头衔多的律师有三类:一类是案源不足,有大量的时间去搞活动;一类是钱挣够了,转向社会活动或者参政议政;一类是虚假头衔, 比如挂名合伙人或只是应邀到某高校去讲过课的所谓客座教授。
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四十四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名片上印有各种学术、学历、非律师业职称、社会职务以及所获荣誉等。 正确的认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律师属于专业人士。要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律师。

下面再谈谈选择律师的一些常识:
1、看执业证号。青岛律师的执业证是以1507开头的,紧接着是开始执业年份。有的律师号称执业十几年,他的号码是150706****,说明是06年才执业的。
2、看专业。目前国内律师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才20多年,市场经济才10多年,律师管理自1993年才开始实行合伙制,因此总体上专业分工还很粗。在南京,只有个别所实行准公司化管理,有一定的专业划分;少数事务所律师之间有比较好的合作基础,一些骨干律师有自己的专业定位;大部分律师事务所是以律师单干为主,这类所里少数律师有一定专业选择,多数律师什么都干。除了刑事比较独立以外,其他门类往往也有相互交叉的地方。

3、看规模。规模与专业、与服务质量都没有必然的关系。通常来讲,采取准公司化管理模式、规模较大的律所整体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价格也比较高,但具体办案律师的专业能力不一定高,道理很简单,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也是要约束人的,律师是自由职业者,能力出众的律师往往受不了约束,正如公司里有才华的人出去创业一样。规模较大、合作与分工基础较好的律所,大部分律师专业能力有保障,一些高手也往往在这类所里,但可能有少数律师能力没有保障。规模较大、没有合作的律所,只能看律师个人的能力如何。

4、看能力。一般来说,外行是很难评价内行的,就象病人看医生一样,所以只能从一些侧面来推测。比如学历,工作经历,经办的案例,执业年限等。在一些管理好的大企业工作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已经通过了这些企业的人事经理的考察。执业年限低于3年的一般不宜独立办案,执业年限超过10年还没有一些成就的,说明能力一般。有些当事人试图象考官一样考律师,这种方法只适合非常专业的人士,否则你不可能懂得比律师还多,律师即使说错了,他也会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对的。还有些当事人喜欢问律师有没有办过类似的案子,这个问题多数得不到真实的回答,其实每个案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真正能够类比的案子极少。

以上我们列举了聘请律师的几个误区,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向当事人拍胸脯声称与法院有某种关系是庸俗的,也是不妥的,但律师或律师事务所与法院有良好的学术交流沟通渠道还是必要、需要和可以的,这将会更好地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判。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