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依据
赵静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1428人
全国
合伙人律师
从业16年

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刑法规范总整理


目录


现行有效的刑法规范

1. 关于对有义务协助执行单位拒不协助予以罚款后又拒不执行应如何处理问题的答复(1993年)

2. 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答复(2000年)

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

4. 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

5.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

6. 毛建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指导案例)


失效的刑法规范

1.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

正文

现行有效的刑法规范


关于对有义务协助执行单位拒不协助予以罚款后又拒不执行应如何处理问题的答复[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3年9月27日]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湘高法字(1993)第1号《关于对罚款决定书拒不执行应如何处理的请示报告》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据生效判决裁定,通知有关银行协助执行划拨被告在银行的存款,而银行拒不划拨的,人民法院可对银行或者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负责人员予以罚款,并可向同级政府的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给予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被处罚人拒不履行罚款决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强制执行。执行中,被处罚人如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二项规定,人民法院可对被处罚人或对有上述行为的被处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向有关单位和人员宣传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多说服育工作,坚持文明执法严肃执法。


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答复[法研〔2000〕117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2000年12月14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否包括人民法院制作生效的调解书的请示》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判决裁定”,不包括人民法院的调解书。对于行为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不能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此复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上述第四项行为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有上述第四项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现予公告。


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2007年8月30日,法发(2007)29号]

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 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下列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一)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二)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其他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和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分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妨害公务罪论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本《通知》第一条第四项行为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有本《通知》第一条第四项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十一公安司法人员在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妨害公务案件中,消极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分别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7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7次会议通过,2015年7月20日公布,自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法释〔2015〕16号)

第一条 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

第二条 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六)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七)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第三条 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条 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自诉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 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第五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告人在一审宣告判决前,履行全部或部分执行义务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七条 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第八条 本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毛建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指导案例71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6年12月28日发布)

【裁判要点】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时间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时起算。具有执行内容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失效的刑法规范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74次会议通过,1998年4月25日起施行,法释(1998)6号]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二条 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第三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

(一)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四)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五)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本解释第三条所列行为之一,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 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本解释第三条第(三)(四)(五)(六)项规定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 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人民法院依法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应当折抵刑期。


◎来源:《刑法规范总整理》(第十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执行案件如何查询被执行人财产
0人浏览
执行案件关于遗产的处理办法
0人浏览
劝酒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四种情形
0人浏览
出借车辆,四种情况下车主要担责
0人浏览
担保人的责任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