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诈骗犯罪案件疑难问题实务解析
杨帆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1786人
河南-开封
主办律师
从业16年

1.如何认定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案例:某女说自己能买伊维克车,通过与民航方面关系能够拉客挣钱。被害人信以为真,付款70余万元。某女收钱后没办事,被害人多次提出要某女还钱。在被害人索要未果即将诉至法院之前,某女提出要转款还钱,而被害人拒不收款坚持起诉。某女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对此,应认定其主观故意不明显。

2.如何认定行为人客观方面是否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藏真相的方法和手段?

案例:被告人厉某,有公司注册1000万元,未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认定构成诈骗罪。厉某借款20多万元,启动公司。高某与厉某签订转让股权协议。后高某找孙某投资,谎称在某地有10万平方米项目,需孙某提供前期费用200多万元。高某作为公司法人代表,请厉某帮忙出面与孙某会面,就说公司是高某所有。诉讼中,厉某是否构成诈骗罪?对此争议较大。厉某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的手段不明确,在案证据没有一份能够证明其明知。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与承包人无劳动关系
1人浏览
盗窃犯罪案件疑难问题实务解析
1人浏览
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疑难问题实务解析
1人浏览
危险驾驶犯罪案件疑难问题实务解析
1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