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宋宇律师
江苏-南京
从业13年 主办律师
109
好评人数
6184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扶老人险”:能否为搀扶道德助力
更新时间:2015-10-26

“扶老人险”更像是一出道德隐喻,背后折射的正是这种“扶人被讹、扶人被罚”的道德之殇、世风之弊。

为了终结“扶与不扶”这个沉重的社会命题,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适时推出3元一年的“扶老人险”这一非常规性险种,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扶老人险”,用户只需要支付3元保费,在一年内因扶老人而对簿公堂可获最高达2万元的诉讼费,并得到全年法律咨询服务。该保险推出后,几天时间内便有2.6万余人投保,其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但是,对于“扶老人险”,公众切勿盲目乐观,应该正视“扶老人险”本身自带的“先天性缺陷”。

一方面,“扶老人险”实质上只是一笔赔偿诉讼费,只要用户提交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诉讼费用单据等相关凭证,就可获得相应理赔。扶人纠纷只有进入到诉讼阶段,才是用户申请理赔的先决条件。尽管保险公司理赔与否与用户诉讼官司的输赢并无直接联系,但官司一旦败诉,支付老人的赔偿金显然并不在理赔范围之内。如此看来,“扶老人险”对扶人者构建的保护机制,无疑是一种有既定条件与适用前提的保护,是一种打了折扣的保护。

另一方面,尽管查明真相的概率非常高,我们也丝毫不怀疑警方的破案能力,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个地方都有摄像探头,也未必会有目击证人适时出现,诉诸法律还原事实真相不仅过程漫长,耗时耗力不说,还可能让扶人者付出名利受损的代价。

其实,“扶老人险”与早前部分地方推出的“扶人协会”在性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算得上是一种为搀扶道德助力的商业手段、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当然,说到底,“扶不扶”不只是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制问题,只有依托法制,强化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杜绝讹人现象,从根本上改变由“扶不扶”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整饬社风、民风。

SourcePh" />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