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孙术校律师
全国
从业15年 主任律师
3810
好评人数
11667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讲解证据保全
更新时间:2014-12-19

1、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

2、申请证据保全应具备的条件:

(一)证据可能灭失。如证人因年事已高,患有疾病,有可能即将死亡,应及时取证;作为证据的物品有将腐坏、变质、消灭的可能,应及时将物品的外形、特征等记成笔录,或进行拍照和录像,并将物品及时处理。

(二)证据在将来难以取得。例如,证人将要出国等情况。虽然难以取得并不等于无法取得,但如果不进行保全将会影响到案件的及时审理甚至影响到办案的质量。

上述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就可申请证据保全。

3、证据保全的程序

对仲裁申请前的证据保全,一般由当事人直接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由公证机关采取保全措施。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后,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的证据保全申请,即《仲裁法》中所说的发生在仲裁程序中的证据保全。一般经以下程序:

(一)当事人认为有必要采取证据保全时,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须在作出裁决之前提出。

(二)仲裁委员会在收到证据保全申请后,应提交证据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三)人民法院在收到由仲裁委员会转来的证据保全申请后,如果认为有必要的,就应作出准许保全的裁定,并在裁定中指出:保全哪一种证据,在何时,在何地,用何种方法进行保全。

(四)如人民法院不接受申请人的申请,应作出裁定,并说明不采取保全措施的理由。当事人不服证据保全措施的裁定,可以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4、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申请保全证据的具体内容、范围、所在地点;请求保全的证据能够证明的对象;申请理由,包括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且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体说明。

(二)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申请人主张的民事关系(如被申请人实施了侵权行为)的初步证据及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据。

(三)人民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有效的担保手续。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孙术校律师
您可以咨询孙术校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11667 人 | 全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