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王涛律师
山东-青岛
从业11年 主办律师
141
好评人数
8628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教师批评女学生致其精神病构成侮辱罪 ??
更新时间:2014-06-24
某中学刚刚分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刘某,见所带班级的男生女生接触频繁,就在班会上三令五申说,男女生不得在课下接触耽误学习,否则将向家长和校长汇报。某日其从学校收发室经过时,发现有班上学生王某的几封来信,信封上写有地址内详,当即怀疑王某是在谈恋爱,就把几封信全部拿走。当晚,刘某将几封信全部拆阅,发现确实是一位男生写给王某的求爱信。第二天,刘某将此事报告了校长和王某的家长。并且在全班班会上对王某进行了点名批评,说小小年纪,不思进取,乱谈恋爱,有伤风化,不是一个好东西,王某当众受辱,精神压力很大,诱发精神病,被迫辍学。

[律师释法]
刘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权利;侵犯的对象只能是特定的个人。任何机关团体、法人组织,均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本罪的客观方面的暴力是指,是使他人人格尊严及名誉受损害而采取的强制手段,不是指对受害人的人身进行的殴打、伤害;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以文字的、语言的或者音像的方式损害他人人格、名誉。不论行为人采取何种方法侮辱被害人,其行为必须是公然进行的,亦即使多数人看到或者听到;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破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本案中,刘某为了管教学生,私拆信件,而后将信件内容加以宣传、扩大,并且当众说王某不是一个好东西,使小小年龄的王某人格受到很大伤害,从主观上讲,刘某有贬低王某人格的故意,这一点从其话语中可以看出,从客观上看,刘某有贬低王某人格的行为,而且造成王某精神失常的严重后果,已经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所以,刘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
刘某私拆他人信件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罪是指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开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为。刘某私拆他人的信件次数只有一次,信件的数量也不多,情节尚未达到严重,因此不构成犯罪。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