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莫灿律师
广东-佛山
从业31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0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承诺优惠价不兑现 依法判双倍返定金
更新时间:2014-03-18

看楼时答应有优惠,交纳定金后却不认账。方先生愤而起诉年销售规模达数百亿元的某房地产开发商,要求双倍返还定金1万元并获得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法院支持。该案经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1月13日,方先生顺利拿到2万元执行款。法官提醒消费者,即便面对大开发商,也要注意时刻收集证据,并尽量将对方的口头承诺写入认购书,从而有效快捷地维护自身权利。
2012年12月30日,国内某房地产十强企业在东莞市塘厦镇开盘售楼。售楼人员在售楼部向方先生提供了一份价目表,方先生相中的房屋优惠价显示为59.9万元。次日,方先生交纳了1万元认购金,对方约定在签订认购书时此款项将转为定金。
2013年1月2日,双方签订认购书,书面约定如果可以在当月12日前签订买卖合同,则可享受购房券等4项优惠,但认购书上未书面列明优惠券的数额。“当时,售楼人员口头承诺给我5000元优惠券。而且将这4项优惠全用上,房价才能满足59.9万元的总价。”方先生说,“但10日那一天,房产商要我重新签一份认购书,将购房券优惠降低为2000元,总价则变为60.2万元,我没答应。”
1月12日,方先生来到售楼部,要求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但售楼人员只答应给2000元的优惠,否则预付定金不予退还。

感觉受骗上当的方先生随即向媒体投诉并多次与售楼经理协商。“在采访时,记者也发现了不少我这样的情形。”方先生说。
在投诉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方先生将开发商诉至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要求双倍返还定金2万元。
庭审中,开发商确认曾向部分购房者派发优惠券,但方先生并未获得该项优惠,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方先生主张的5000元优惠券与价目表购房总价为59.9万元相一致;此外,如果方先生不享受该项优惠,开发商应将优惠条款划掉;最后,根据合同法规定,在双方对格式合同的条款有争议时,对于争议内容应作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即开发商的解释。综上,法院采信方先生主张,开发商拒绝签订购房合同属违约行为,遂于2013年4月判决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2万元。
房地产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2013年8月9日,东莞中院二审维持原判,但房地产公司仍拒不执行。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经强制执行后,于日前为方先生办理了转款手续。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