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吴天春律师
浙江-金华
从业15年 专职律师
457
好评人数
52052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北京市法院2012年知识产权诉讼十大案例之六
更新时间:2014-01-17
案例六:保鲜盒“容器盖”发明专利权侵权案
原告:A厨房用品株式会社(简称A株式会社)
被告:上海B实业有限公司(简称B公司)
被告:北京C商贸有限公司(简称C公司)
【案情】
A株式会社系名称为“容器盖”的发明专利的权利人。其在“UGO优购网”以298元购买了“超人气B保鲜收纳盒30件组”,优购网网站显示“超人气B保鲜收纳盒30件组”累计售出7508件。原告认为该收纳盒盖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及相应的模具和专用工具,删除网站上有关侵权产品的宣传内容、连带赔偿经济损失80万元及合理费用53998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B保鲜收纳盒盖具备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部技术特征,即B保鲜收纳盒盖的技术特征完全落入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销售商在知道其销售或许诺销售的产品系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情况下,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停止侵权措施,仍然实施销售和许诺销售行为,并且也未及时与原告取得联系,难以认为其属于善意销售商。两被告未经原告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销售涉案B保鲜收纳盒盖,侵犯了原告涉案专利权。据此,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
【点评】
保鲜盒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日用品,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保鲜盒也蕴含着发明专利。该案涉及的发明专利“容器盖”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保鲜容器,解决了无盖保鲜容器的保鲜防漏的问题。本案销售商采用时下流行的网络销售方式,但是,在收到专利权人律师函后,销售商未及时采取停止销售的措施,导致侵权事实及原告损失进一步扩大,因此,销售商也承担了部分侵权赔偿责任。该案虽然仅仅涉及“容器盖”,但因其销量大、应用范围广,法院根据专利权的类别、被告主观过错、侵权情节和侵权行为性质、侵权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等因素,酌情确定了30万元的较高赔偿数额。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吴天春律师
您可以咨询吴天春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52052 人 | 浙江-金华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