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胡波律师
湖北-武汉
从业12年 主办律师
90
好评人数
3600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缴费工资与缴费基数工资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3-07-19

缴费工资与缴费基数工资的区别

我们说的缴费工资,是指可以纳入缴纳社会保险费范围的工资性收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工资就是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的工资。它的特点是依工资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没有上下限限制。而缴费基数又称社会保险费费基,它是在缴费工资的基础上用以核定单位或个人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础数据。它的特点是其额度的高低有上下限限制,缴费基数上下限幅度的设定随政策调整而变化。

缴费工资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对职工工资总额的确认。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的哪些收入进入工资总额,哪些收入不进入工资总额,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明确的规定。每年缴费基数核定时,社保机构要求用人单位上报的是按《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核定后缴费工资,而不是缴费基数。这个缴费工资以上年实际发生的职工工资总额为基础数据核定上报。上报数据既可以大于缴费上限,也可以小于缴费下限,只要是实际发生数就行。

以养老保险为例,2011年缴费上限是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即为5667元,缴费下限是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即为1133元。如果某职工2011年符合工资总额统计范围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他核定上报的缴费工资应为6000元,而社会保险经办部门通过缴费系统自动生成的缴费基数则为5667元。

综上所述,缴费工资和缴费基数并不是同一概念了,其实不仅它们的本质函义不同,其管理的部门也是不同的。缴费工资的核定、申报是用人单位的义务,而缴费基数的确定则是社会保险经办部门的职责。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