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高飞律师
吉林省-长春
从业16年 主办律师
4
好评人数
216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通过加大对企业监管,保护并引导失地农民平稳从农民过度到新市民
更新时间:2013-02-21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通过加大对企业监管,保护并引导失地农民平稳从农民过度到新市民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专家认为,城镇化要与产业协同推进,要与就业统筹考量,要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不能片面理解,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肆意曲解,变味成“房地产化”,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新城市的缔造,也是综合调整、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物质的建造是重要的,但物质毕竟是为人而存在的,所以人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的变化,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根本。

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要防止五个误区: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要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不能一哄而起搞运动,一味追求城镇化高速度和规模扩张。三要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避免城市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从而先高地价再推高房价。四要防地方以地生财消灭村庄,迫使农民“被上楼”。五要防特大都市的“大城市病”,避免大中小城市布局失衡,而导致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正确路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一方面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消除城镇化的障碍:一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二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积累农民进城的资本;三是通过福利制度改革使农民成为真正的新市民;四是通过政府制度改革降低房价,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五是通过教育制度改革让进城农民及其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升农民人力资本。

另一方面要夯实城镇化的基础:一是要加快推进市场化,除了推进上述一系列改革外,还要大力发展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消除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二是要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创业;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消除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民人力资本等。

“城镇化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扩大内需、培育新增长点。”如果没有任何项目产业布局,即使开发再多的房地产、建再多的高楼大厦,恐怕也是一座“空城”。这样的城镇化,只能造成包括土地在内的国有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或变相流失,所以新型城镇化规划不仅要将重心放在城镇建设规划上,而要将重心放在人口城镇化规划上,要重点考虑:一是多少农民进城;二是进城农民多长时间享受到与市民平等待遇;三是各级政府每年拿出多少财政收入解决进城农民的福利保障待遇等;四是建设多少进城农民能买得起或租得起的住房;五是为进城农民提供多少新的稳定就业岗位;六是让出多少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进城农民的原始资本等。

在项目产业布局中,政府不仅要重视引进企业办厂投资,给在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而且要保证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平稳过度,因为此项工作涉及的人多面广、问题复杂,政府应未雨绸缪采取相关措施,配置相关法律从业人员,对投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及监管,从制度上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能对失地农民平稳从农民过度到新市民相关权益保护起到支撑作用,只有这样的城镇化规划,才能将城镇化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