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单位和员工私下协议自缴社保规避义务协议无效
李振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347人
山东-淄博
主办律师
从业13年

  劳动者自动离职后向企业索赔经济补偿金和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未果,将企业告上了法院。近日,惠山法院审结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经过法官的释法和协调,原告关某放弃了双倍工资和补缴社保的诉讼请求,企业支付关某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3000元。

  2010年11月,关某进入无锡某能源设备厂在机舱罩车间从事切割打磨工作。2012年,关某主动提出辞职并离开。2012年7月,关某向惠山区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声称设备厂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要求设备厂支付双倍工资33000元及经济补偿金3000元,并补缴社保。仲裁委经审查,对关某的仲裁请求不予支持。

  关某不服裁决,随后向惠山法院起诉。设备厂辩称,其与关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只是遗失了合同,但能提供关某进入企业工作当天递交的书面申请,申请表明,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关某还申请公司将缴纳部分的社保以现金形式每月退还150元,由关某自行缴纳社保。关某表示,申请书是在公司授意下所写,不是自己真实意思表示,但其无法提供证据佐证。

  法院认为,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法定强制性义务,在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关系中,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方式不得随意作出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私下约定将社保折合成现金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劳动者再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保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该约定实质上规避了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强制性义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这种约定因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而无效。

来源: 光明网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0人浏览
单位未缴社保职工不能要求用现金补偿
0人浏览
重庆一中院发布案例指导广大女性同胞维权
0人浏览
签订劳动合同十个提醒 不要签订空白合同
0人浏览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平等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