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焦新旺律师
天津-天津
从业24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209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全国被执行人查询平台
更新时间:2010-02-27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昨日上午点开了“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 公众可以通过此平台查询全国法院(不包括军事法院)2007年1月1日以来新收及此前未结的执行案件的617万个被执行人的信息,可查询的内容包括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执行法院、立案时间、执行案号、执行标的、案件状态等信息。   江必新表示,开通此平台旨在改变目前法院执行面临的种种困境,有助于加大被执行人的道德成本、信用成本和经济成本,从而促其自动履行义务。从近年执行案件的统计数据来看,需强制执行的民商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当事人自动履行的比例则逐渐下降。   根据最高院的设想,全国法院将建立一套旨在有效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联动:即借助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加强与银行信贷、工商注册登记、出入境管理、产权管理等职能部门的联动,向社会公开执行案件信息,以加大被执行人的失信成本,“比如不履行义务的人不能信贷,不能置产,不能出入境等。”   江必新在会后还对本报记者透露,一份涉及18个部委的《关于建立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的方案》已经通过中央政法委审定,当中包括公安部、质检总局、央行等,预计近期就将出台,这一联动机制将明确各个单位的义务,以便形成执行合力。   “对政府机关很难强制执行”   最高院副院长江必新称,涉政府执行主要通过预算解决   在昨日可公开查询的617万个被执行人中,有接近200万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中有相当比例为政府机关,而法院系统对政府机关的执行一直存有难度。江必新昨日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也坦承,“涉政府执行有着非常复杂的成因,同时由于政府机关的特殊性,法院很难通过封存公车、冻结账户、查封办公楼这些方式来强制执行,目前我们主要还是通过预算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江必新表示,在本轮最高院清理积案中,很多地方均将涉政府执行列为重点进行专门的清理,“现在比较可行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地方政府的预算总有一些空间,看是否能够利用这一空间解决债务问题,二是政府机关自身节省开支,三是纳入今年预算。”其举例称,河南省有超过6000件执行案涉及政府,但目前已经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基本执结。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涉政府执行案主要有以下类型:政府新建学校、办公楼及其他公共设施拖欠工程款;拖欠车辆修理费、招待费等日常支出费用。   “执行腐败典型案例将公布”   最高院实现执行实施权和裁判权分离,治理执行腐败   公开资料显示,近两年法院系统曝出的腐败窝案有相当比例集中在执行领域,如牵出最高院原副院长黄松有的广东高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案等。作为分管执行的最高院副院长,江必新昨日表示,执行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已经引起了最高院的高度重视,“我们已经有一整套的制度来预防和治理执行腐败。”   根据江必新的介绍,这一制度可实现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的分离,即将这两种权力由不同的执行局内设机构或者人员行使,从而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有利于实现互相监督。如当事人对于执行裁定、决定不服的,将由独立的机构或者上级机构来处理,而非由原来的执行人员来行使。   此外,最高院还将加大执行的透明度,“比如全部案件都要上网,每一个环节都要对申请人进行通报,而且要附有证据,不能用一句没有查到财产来对付申请人。”江必新还透露,在今年清理执行积案行动结束之后,最高院将公布典型腐败案例。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