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常有家属找到我就问:“程律师,你肯定跟我们家人百分百一伙吧?” 今天不绕弯子,用大白话讲透 3 个刑事案关键普法点,帮你避开误区、看清律师到底怎么做事。
第一个误区:别把刑事案当成 “三方斗地主”。很多人觉得公检法、律师、嫌疑人是三方对垒,律师肯定全帮嫌疑人。但实际情况是,嫌疑人面对某安审讯,可能迫于压力说全不利事实;可跟律师沟通时,又会本能避重就轻,甚至把自己说成像受害人。你看,律师连完整真话都难全听到,这 “一伙” 的前提,得先还原真相。
第二个关键:案件前 97 天是 “逆风局”,律师得有 “找真相” 的本事。按法律规定,某安侦查阶段,律师看不到某安掌握的证据,嫌疑人还可能隐瞒关键信息。这时候律师要是只会听嫌疑人说啥信啥,提出的方案在公检法眼里就是 “牛头不对马嘴”,只会耽误营救时间。真正有用的是啥?从嫌疑人只言片语里挖他回避的不利点,拼出客观事实,这是帮他的第一步。
第三个重点:怎么摸清某安的 “牌”?就两种实用方法,也是法律赋予律师的重要工作。一是从审讯细节判断:问嫌疑人 “某安反复纠结哪些问题?你怎么答的?” 反复问的点,往往是证据没抓死的突破点。二是从办案沟通找线索:律师提交法律文书、发表意见时,办案人员的反馈能倒推他们掌握的证据情况。比如有当事人说 “第一次录笔录晕乎乎就签字了”,我们就靠多年办案经验,帮他还原当时可能被问的问题,让他回忆起关键回答,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有价值的信息。
最后必须提醒你:刑事案不是 “走流程”。如果律师每次会见都只问 “吃得好不好”“需要带东西吗”,按固定提纲走一遍,见再多次也没意义。真正能帮到你的律师,得能从细节里挖真相、从沟通里摸证据,用经验帮你在 “逆风局” 里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