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注意了!“挂名”的陷阱要小心!
北京的李女士,原本只想安稳交社保,却因老板的一句 “不答应当法人,就不给交社保”,被迫“挂名”公司法定代表人,不料老板大肆举债,导致她个人账户被冻结,生活陷入困境。最后,在法官协助下,才摆脱债务,
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很多人因各种原因,像碍于情面、受利益诱惑或被胁迫,成为公司的挂名法定代表人。但大家往往不清楚,“挂名” 背后,隐藏着巨大法律风险。
首先,民事责任风险。一旦公司经营不善,陷入债务危机,被债权人告上法庭。若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挂名法定代表人很可能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其次,行政责任风险。公司若存在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比如偷税漏税、违规经营等,挂名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再次,刑事责任风险。一旦公司涉嫌单位犯罪,比如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挂名法定代表人存在被认定为直接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性。
总之,一旦公司出现以上问题,“挂名”代表人将首当其冲。而之后,可能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自证清白。像开头的李女士,为了解除账户的冻结,不得不向法院详细说明未参与经营、对债务不知情等情况,并提供审计报告等证据,才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