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婚姻律师离婚律师金佳:离婚时转移财产?法律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摘要:离婚前偷偷转走存款、变卖房产、伪造债务……这些转移财产的行为,真的能“保住”财产吗?本文结合最新案例,解析法律如何制裁转移财产方,并教你3招有效应对。
一、真实案例:转移财产反遭法律严惩
2024年,湖北天门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江女士在感情破裂后,私自取出夫妻共同存款9.3万元并销户。庭审中,她无法说明款项去向,也无法证明用于合理开支。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转移财产,最终判决她向秦先生支付5万元,相当于被转移财产的53%。
无独有偶,云南宣威市法院2024年判决的另一案件中,何某在夫妻矛盾激化期间向亲属转账15万元,因无法提供合理理由,法院认定其转移财产,判决配偶夏某分得60%(9万元)。
二、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少分或不分!
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分割财产时可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另一方可在3年内起诉重新分割。
关键点解读:
范围限定:少分或不分仅针对被转移的财产(如转走的存款、变卖的房产),而非全部共同财产。
行为认定:
大额取现或转账:无法说明合理用途且不符合日常消费水平;
财产去向不明:如声称“还债”但无证据;
关键时间点:感情破裂后或离婚诉讼期间的操作(如原阳法院案件中,李某在离婚庭审当日取现71万元)。
三、3招应对财产转移,守住你的合法权益
1. 及时行动,锁定财产线索
申请财产保全:起诉离婚时,立即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银行账户、房产等财产(需提供担保)。
强制财产申报:离婚诉讼中,双方均有义务申报全部共同财产。若对方隐瞒,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2. 重点收集三类证据
银行流水:关注感情破裂后的异常记录(如大额取现、频繁转账给亲友);
隐匿资产线索:如婚前合资购房但登记在一方名下、秘密购买不动产等;
不合理消费凭证:短期内巨额保险投保、奢侈品购买记录等。
3. 善用特殊情形分割权
婚姻存续期间,若一方转移财产,另一方可直接起诉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民法典》第1066条),无需等待离婚程序。
金佳律师的提示
“转移财产看似‘聪明’,实则风险极高。法院在裁判时不仅审查资金流向,更关注行为动机和诚信度。如前述江女士案,法官明确认定‘一次性销户存款不符合日常生活逻辑’。与其冒险转移财产,不如通过协议或诉讼公平分割。”
四、风险警示:这些行为可能被认定转移!
行为
法律认定要点
大额取现或销户 无法说明合理用途
转账给亲属 无借贷或生意往来的证据
伪造债务 “债权人”与转移方存在亲密关系
突击购买保险或理财 现金价值仍属共同财产
高级资深婚姻专业律师金佳,执业近20年婚姻家事经验,擅长婚姻家庭房产、股权分割与非诉谈判。
专设婚姻团队,全程隐私保护(案件结束后敏感信息物理粉碎),定制诉讼、调解协议方案。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条文本身。
互动话题: 您是否遇到过离婚财产分割的难题?关于财产转移的认定,您还有哪些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92条:转移财产方在分割财产时可少分或不分。
《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84条:再次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发现之日起算。
注:本文案例均脱敏处理,不涉及具体当事人隐私。
: 《民法典》第1092条解析
: 北京通州区法院:离婚财产申报义务
: 湖北天门法院:江女士转移存款案
: 原阳县法院:李某庭审当日取现71万元案
: 云南宣威法院:何某转账亲属15万元案
: 转移财产的三类认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