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公司不给签劳动合同离职的,劳动者可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或了解不签原因。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还需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
一、公司不给签劳动合同离职了怎么办
公司不给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离职时可以通过一系列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明确表达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愿,并了解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原因。
2.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如当地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这些组织会协助双方进行调解,力求达成和解。
3.若调解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以及因此给自己造成的损害。
4.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还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二、不签劳动合同有哪些后果
律师提醒,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
1.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不签订劳动合同将使得用人单位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招员工进行考察和了解的期间,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难以对新员工进行试用期管理,从而增加用人风险。
3.不签订劳动合同还将导致用人单位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员工可以随时离职,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将给用人单位的人员管理和业务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4.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将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