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生效后若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仍有可能被撤销。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时,受影响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
合同生效后还能撤销吗
合同生效后,仍然有可能被撤销。
1.无论合同是否已经生效,只要其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那么该合同就是可以被撤销的。
2.例如,已生效的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如果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能够举证证明一方存在欺诈、胁迫以及乘人之危的情形,受影响的合同一方都有权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该合同。
3.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于合同自由原则的尊重,同时也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合同撤销的法定情形
律师提醒,合同撤销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如果合同是在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该合同可以被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那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3.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如果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那么受胁迫方同样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4.显失公平的合同:如果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那么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当事人发现自己签订的合同存在上述情形之一,那么就可以依法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