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如何区分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呢
邓普云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6.39万人
湖北
主办律师
从业8年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状态、适用对象和涉及方数以及权利归属和返还义务。‌

‌主观状态‌:

‌不当得利‌:行为人取得他人的财物没有法律上的依据,通常涉及恶意行为。

‌善意取得‌:第三人在有偿取得财产权时出于善意,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权,涉及善意行为‌。

‌适用对象‌:

‌不当得利‌:通常适用于动产,不适用于不动产。

‌善意取得‌:可以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

‌涉及方数‌:

‌不当得利‌:通常涉及两方,即得利人和受损人。

‌善意取得‌:涉及三方,包括无权处分人、善意第三人和原所有人‌。

‌权利归属和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得利人应当返还取得的利益给受损人。

‌善意取得‌: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所有权,无需返还‌。

案例分析

‌不当得利‌:例如,甲乙两个鱼塘相邻,下雨后池水上涨,甲鱼塘的鱼苗游到的乙鱼塘,乙鱼塘所有人则是不当得利人‌。

‌善意取得‌:例如,甲将不属于他的物品卖给乙,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该物品,乙即构成善意取得‌。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的区别。(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以上内容由邓普云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邓普云律师咨询。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判缓刑可以去外地吗
0人浏览
二百万诈骗罪判几年
0人浏览
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从事17类工作,包括子女
0人浏览
工作20年六个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在被裁员,补偿应该是多少钱?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