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第一次面对办案机关的讯问,如何回答最有利?
答:1.如实回答对你最有利。但是没有做过的事不能轻易的承认。不要相信办案人员跟你说的“你这个不是多大的事儿,你承认了,我就让你回家。”
2.对你自己有利的辩解要说充分:意见和辩解应该是有理有据的,不要过于情绪化或偏激。
3.对于办案机关做笔录时提出的“是否需要律师”的问题,建议被讯问人选择“需要律师请通知我的家属代为委托”。因为在笔录中只要有这句话,警察就有通知家属的义务,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被抓人的家属在不知情的问题。
总之,面对办案机关的讯问,要如实回答、抓住重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辩解、注意言行举止,并在必要时要求律师协助。这些做法有助于保护被讯问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案件的顺利处理。
问:立案后,当事人如何辨别自己的处境和案件进展?
答:1.查看笔录和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在接受警方调查时,会进行笔录并签署权利义务告知书。通过查看笔录的标题以及权利义务告知书的抬头,当事人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被视为证人还是犯罪嫌疑人。如果是“证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那么案件可能还未立案,当事人只是作为证人接受调查;如果是“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那么说明当事人已经被立案调查,成为了犯罪嫌疑人。
2.关注办案机关的通知:办案机关在案件进展过程中,会向当事人发出各种通知,如立案通知书、拘留通知书、逮捕通知书等。当事人应该密切关注这些通知,了解自己的处境和案件进展。如果对通知内容有疑问,可以向办案机关咨询或请律师代为解释。
问:当事人在核对笔录和签字时有哪些技巧?要避开哪些坑?
答:技巧——
1.认真核对笔录:当事人应该认真阅读笔录内容,确保笔录内容与自己陈述的内容一致。如果发现笔录内容有误或遗漏,应该及时提出并要求更正或补充。
2.逐字核对关键内容:对于笔录中的关键内容,当事人应该逐字核对,确保记录准确无误。这些关键内容可能涉及案件的核心事实、证据、涉及的法律条款等。
3.要求解释不清楚的表述:如果当事人对笔录中的某些表述不清楚或有疑问,应该要求办案人员进行解释,确保自己理解正确。
4.签字前再次确认:在签字之前,当事人应该再次确认笔录内容的准确性,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需要避开的坑——
1.不重视笔录核对:当事人应该认识到笔录的重要性,不要因为对办案机关的信任而忽视笔录的核对。笔录是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一旦签字确认,就很难更改。
2.不敢提出要求:当事人在核对笔录时,应该敢于提出要求,不要因为环境或心理压力而不敢说话。如果发现笔录有误或遗漏,应该及时提出并要求更正或补充。
3.忽视签字的重要性:签字是确认笔录内容的重要步骤,当事人应该认真对待。不要因为着急或其他原因而草率签字,否则可能会对案件产生不利影响。
4.过分依赖庭审翻供:当事人不要过分依赖在庭审时翻供来改变笔录内容。一旦笔录签字确认,就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庭审翻供的难度很大,而且可能会影响法官对当事人的信任度。
问:当事人被网上追逃怎么办?
答:1.核实抓捕人员身份:要求抓捕人员出示相关证件和抓捕手续,核实其身份和抓捕的合法性。注意查看证件的有效期、单位名称等信息。
2.同时,需要核实自己是否真的被列为网逃,以及网逃的程序是否合法。如果确认网逃程序存在违法情况,律师可以指出问题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明确上网追逃的条件:第一,涉嫌重大犯罪的案件,并且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第二,已经被列为犯罪嫌疑人,但警方在追捕一个月以上仍未抓捕归案的人。
问:当事人面对异地抓捕,应该怎么办?
答:面对异地抓捕,当事人应该了解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异地抓捕人员没有当地办案民警的陪同,当事人可以要求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甚至可以拒绝抓捕。这是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异地抓捕必须要有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否则程序上是违法的。在面对异地抓捕时,当事人应该保持冷静,要求查看抓捕人员的证件,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律师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