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王雨露律师
湖南
从业10年 主任律师
47
好评人数
1040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如何让过错方净身出户?只有一个方法
更新时间:2024-06-12

在我们处理的离婚案件及咨询中,因一方过错行为(尤其是婚外情、家暴)导致的离婚屡见不鲜。作为无过错方,也就是婚姻的受害者,通常期望在离婚时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律师经常被问到:“能否让过错方净身出户?”

法律层面难以直接实现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律师都会告诉你,从法律层面来说,完全实现“净身出户”的诉求较为困难。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即使一方是过错方,也只是可能导致其少分夫妻共同财产,并不会完全剥夺其分割财产的权利。

即,过错方“净身出户”的情况在法律上并不被支持。法院在判决时,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财产情况、家庭贡献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无统一的判决标准,经办法官享有较大的裁量权。

此外,虽然无过错方可以同时主张损害赔偿,但损害赔偿的金额也只是象征意义上的经济赔偿,其目的更多的是抚慰无过错方遭受的伤害。

所以,分析法律规定后,律师也只能告诉你,法律层面难以直接实现“净身出户”的诉求。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叹息,抱怨法律并不保护弱者,婚姻中犯错的成本依然很低等等。

可通过意思自治的方式达到效果

不过,虽然公权力的调整无法实现,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通过意思自治的方式让过错方净身出户。

具体如何操作?

双方可以签订《夫妻财产约定》,亦称《婚内财产协议书》。

这一做法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它明确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自行约定,经双方签字即发生法律效力。在存在书面财产约定的情况下,优先适用的是约定财产制而不是法定财产制,双方的意思自治受到法律的保护。

当然,通过签订《夫妻财产约定》/《婚内财产协议书》达到财产利益最大化具有很大的人为操作性,包括财产的分配方案、如何跟对方沟通,与最后落实签订等方面。一旦成功签订,离婚时,这可能就是一份几百万甚至千万的财产凭证。

签订夫妻财产协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那么,签订《夫妻财产约定》/《婚内财产协议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

书面签订是基本要求,任何口头、微信、邮件等形式的确认都不具有法律效力。

2

协议内容应仅针对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不以离婚或其他条件为生效前提。这点需要慎重,我们接触过很多当事人自行起草签订协议,最终都被判定为无效,导致其财产损失惨重!

3

签订时机通常选择在发现过错行为时,利用对方想要回归家庭或心存愧疚的心理状态来签订。

4

协议签字生效,签字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并建议同时按手印;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公证。

由于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建议委托专业律师起草和指导《夫妻财产约定》,以确保协议的效力,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王雨露律师
您可以咨询王雨露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1040 人 | 湖南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