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窦艳华律师
广东-广州
主任律师
773
好评人数
8036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是否职务侵占会被立案抓人
更新时间:2023-10-12

导读:

职务侵占不一定会被立案抓人,公安机关立案后,重大嫌疑分子存在正在预备犯罪被发觉、被害人指认等情形,公安机关可以进行抓捕。职务侵占罪需要还钱。

一、

是否职务侵占会被立案抓人

  职务侵占不一定会被立案抓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立案不一定会立马抓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只有符合刑事拘留的条件的,公安机关才会依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

职务侵占罪要还钱吗

  职务侵占罪要还钱。提醒您,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一切的犯罪所得要进行追缴,而职务犯罪的犯罪所得同样要追缴和退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三、

侵占和职务侵占的区别

  侵占和职务侵占的区别有:

  1.主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不同

  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客观方面不同

  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但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侵犯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客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窦艳华律师
您可以咨询窦艳华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8036 人 | 广东-广州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