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李玉贤律师
广东-茂名
从业21年 主办律师
7
好评人数
315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如何合法解除取保候审
更新时间:2023-09-19

导读:

合法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包括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申请;办案单位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等。解除取保候审一般是不会留下案底的。

一、

如何合法解除取保候审

  解除取保候审需要办理下列手续:

  1.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并阐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出现违反义务的情况。

  2.办案单位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写出《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

  4.解除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监督、约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办案人员要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如果采用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要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至此,解除手续办理完毕。

二、

解除取保候审是否有案底

  提醒,解除取保候审一般不会有案底。判决才会留下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2.当事人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李玉贤律师
您可以咨询李玉贤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315 人 | 广东-茂名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