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吴新平律师
湖北-武汉
从业1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44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有些事情“钓”不得
更新时间:2009-05-08
又来了,My God!

这位濒临倒闭的国企老总,认识了几年的熟人,又谈起了他的案件(有时候我真觉得他就象祥林嫂一样,总是很傻不知道春天有狼的样子)。他公司前几年搞改制,搞来搞去自己公司的资产都被上级公司给掏空了。认识我之前,他已经请了一位律师,那律师很热情,免费帮他查询了一些工商档案资料,并且告诉他"这案子可以做"。老总在聊起他的案件时,照例是娓娓道来,正义凛然、信心满满的样子,俨然麻烦解决高手。

前几年第一次听他说这事的时候,我还热情的谈了些自己的看法。后来听说这个案件已有律师同行的参与,我也就不再作过多的议论,我知道他不会真把我的意见当回事。出于礼貌,我听着,还是不免顾左右而言他地聊了一下关于诉讼时效、法律关系、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常识和技巧。

今天他还谈到,最近对方提出甩给他两千元人民币让他别再"闹"了,老总当然很受伤,几百万标的的纠纷,得到这样几千元的"答复"。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几年来,案件一直这样放着,一直不让那个律师参加而自己单独与对方作"无用"地谈判呢?他终于透露说其实他对那个律师有点信不足(还没有谈过律师费的问题呢)。我又问为什么不果断另请高明呢?老总又开始语焉不详。

"钓",这是我对这个老总和该律师关系的一个注释。

"钓"是一个很复杂也很暧昧的字眼。很多年轻人在处理男女感情的时候,都是深谙此道。在这个老总和律师的关系中,又何尝又不是在"钓"呢?

"钓"很多时候会和"刁"联系起来使用,这里面可以找到道德的判断,还可以作契约精神的理解和评估。但本案还可以谈得更实际一些,也就是拨开浪漫的迷雾,"钓"的结果最终会成就谁,又可能耽误谁呢?

这位老总可能觉得他"钓"住了律师,低成本地保留了合作的机会;可我说,在钓住律师的同时,他耽误了自己。因为在长年累月的诱惑与反诱惑之后,最后可能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而律师至多就是失去一个案源,损失的是一小笔没有收到的律师费。但客户呢?他失去的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整个案件。

首先,他可能失去的是时效。老总提到去年律师代他到工商查询了一下公司的登记资料,他认为从证据上可坚持自己是从那时候才知道权利受侵犯并计算时效,但法定的诉讼时效制度果真如此简单吗?

其次,他可能失去的是时机。老总所谓挖走公司资产的上级公司几经腾挪,资产曾经一度由一百来万变为二千多万(算来这其中他的权益该有几百万),现在的情况就不好说了,由此我在想,也许最好的维权时机已经错过。

再次,他可能失去的是方向。一些"生意精"客户习惯于普遍撒网、货比三家,在寻求法律服务时亦如是。而接受咨询的各位律师由于知识水准和办案模式的差别,会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多个方案有时候会殊途同归,但有时候会是非此即彼南辕北辙或者有些方案是行不通的错误的。而客户面对纷繁的选项,往往缺乏鉴别力,过多的选择变成无从选择,勉强选择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的豪赌。

最后,他可能失去的是信任。这也许是最为根本的问题,特别是当律师也在这样"钓"的时候,律师和客户就形成一种耐力的较量,双方在这种没完没了的较量中内耗,最终造成信任的崩溃。谁都知道坦诚和信任对合作是多么重要!

经受多次"诚恳"的纠缠之后,我忍不住提醒这位老总别再"钓"了。老先生很窘,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表示到了和那个律师"摊牌"的时候了!不知道他所谓摊牌是什么意思,但我想有时候,识趣地摊牌也可谓解放自己又解放别人的好事情啊。

干了一辈了"革命工作",这个老总马上也快要退休了,希望他的案件还有救!(武汉律师 吴新平)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