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成功案例
程赟律师
海南-海口
从业13年 主办律师
25
好评人数
1145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海南海口程赟律师案例评析——夫妻间保证书的效力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12-07-15

案例

1997年李某与田某结婚,感情一度甚好。然而随着丈夫李某利用工余时间从事经商、物质生活逐渐富裕,李某变得不安分起来,经常夜不归宿。2003年田某得知李某曾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并在4月的一天因故提前下班在自己家里将李某与王某(女)逮个正着。田某提出离婚,李某却不同意,并自愿向田某写下保证书:"我保证和田某合好如初,不再做任何对不起田某的事情。如果出现,家产放弃。"但李某不思悔改,不到两个月又因嫖娼被治安处罚。田某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全部家产判归自己,并且李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千元。

评析:

保证书有效,法院应该将李某与田某的共同财产全部判归田某所有,并应支持田某请求判令李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千元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保证书是李某对共同家庭财产处分的真实意思表示。李某自己应当预料到如果再做出违背夫妻相互忠诚义务的事情,离婚时将不会分得任何夫妻共同财产。李某在田某第一次提出离婚时自愿向田某写下这份保证书,表明李某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应该是有预见。田某并没有对李某采取欺诈、胁迫,李某也不是因重大误解而写下保证书。因此,该保证书体现了夫妻间应相互忠实的立法精神,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其对夫妻处分共同财产的行为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况且李某有固定工作,身体健康,并非生活无法保障。所以,法院应该将李某与田某的共同财产全部判归田某所有,同时支持田某请求判令李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千元的诉讼请求。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亲办案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