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方:司某
被告方:陈某
律师代理方向:陈某
基本案情
原告司某以被告陈某于2022年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造成了原告的财产损失且其损失未能获退赔为由,将陈某诉至法院。陈某在收到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后,委托本律师进行答辩。
办案思路
我方律师在接受陈某的委托后,便对陈某所涉的刑事案件进行了解,经了解:被告陈某系将其自己的银行卡连同手机提供给他人用于收款转账等行为,由此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要强调的一点是,刑事判决书中载明:资金流转非陈某直接操控。
后我方律师便对本案案情进行了梳理:首先,陈某已因帮信罪承担刑事责任,且该刑事判决中并未责令其退赔;其次,原告起诉要求陈某还款的行为,实质上系试图通过民事诉讼绕过刑事追赃程序;最后,若法院支持原告的诉求,陈某将面临“刑民双追责”风险。
经分析,我方律师认为本案看似被动,实则在程序层面存在重大转机。因此,在庭审时,我方律师紧扣司法解释,围绕刑事与民事程序的关系展开抗辩,强调帮信罪涉案人数多、范围广、金额大,符合“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征,且陈某的刑事责任已由生效刑事判决确认,原告主张的损失属于刑事退赔范围,现该刑事判决已生效且未涉及退赔程序,故司某提出的该民事诉求缺乏程序基础。
不仅如此,我方还指出:司某并未在刑事诉讼中主张权利,现其行为存在双重救济之嫌,若民事程序与刑事程序并行推进,会使当事人面临双重责任的不合理风险,故司某应通过刑事追赃、退赔的方式,即在相应的刑事诉讼程序中通过追缴、责令退赔处理,民事程序不应重复介入。
最终,法院采纳了我方律师的抗辩观点并驳回原告司某的起诉!我方律师成功通过程序抗辩为当事人构筑起“法律防火墙”!
裁定结果
驳回司某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