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概述
本案是一起委托合同纠纷,原告曾委托当地律师进行一审诉讼,但因证据不足而选择撤诉。随后,原告委托我所律师处理此案。经过仔细研究此前的起诉状、证据及庭审笔录,我所律师发现原诉讼主体存在问题,并据此调整了诉讼策略。
二、案件难点与挑战
1、亲属关系导致的证据薄弱:原、被告之间存在亲属关系,这使得双方之间的交易和沟通往往缺乏正式的书面记录,导致证据收集变得尤为困难。
2、现金给付难以证明:委托款项是以现金方式给付的,没有银行转账记录等客观证据来支持原告的诉求,进一步增加了案件的复杂性。
3、录音证据的整理与运用:虽然原告提供了两段共计近100分钟的录音作为证据,但录音内容庞杂,需要逐句翻译并整理成笔录,以便在庭审中清晰、准确地呈现案件事实。
三、律师策略与行动
1、调整诉讼主体与策略:基于对此前诉讼的深入分析,我所律师果断更换了诉讼主体,并调整了诉讼策略,以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
2、深入沟通与证据挖掘:律师与当事人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努力挖掘可用的证据。通过细致询问和耐心引导,律师成功地从当事人处获取了更多关于案件的信息和线索。
3、录音证据的精细整理:针对两段录音,律师逐句进行了翻译,并精心整理了笔录。在整理过程中,律师特别注重将每句话与待证事实相对应,以确保录音证据能够在庭审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4、庭审表现与策略:在庭审中,律师观点清晰、明确、尖锐,针对对方代理人的慌乱表现,律师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对方认可了二被告收取了原告现金的事实,为胜诉增添了保障。
四、案件结果与启示
最终,法院判令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并支持了我方的全部诉讼请求。这一结果不仅为原告挽回了经济损失,也彰显了律师在案件处理中的专业素养和策略运用。
本案的成功处理启示我们:
1、在处理委托合同纠纷等类似案件时,律师应深入分析案情,准确识别诉讼主体和策略问题,以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
2、面对证据薄弱的情况,律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深入沟通与证据挖掘来寻找案件突破口。
3、对于录音等视听资料证据,律师应精心整理并合理运用,以确保其能够在庭审中充分发挥作用。
4、在庭审中,律师应保持冷静、清晰、明确的思路,及时抓住对方弱点并展开有效攻击,以争取最佳诉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