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成功案例
刘则通律师
福建
从业7年 主办律师
67
好评人数
4584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工伤案例——单位强势拒赔,认定不做,结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团队介入,全面胜诉
更新时间:2024-06-11

案件背景

2022年1月,卢女士按平常的习惯到公司上班,不料途中竟发生交通事故,卢女士也在事故中受了伤,当日被送往医院治疗,后经鉴定达到了工伤九级伤残。

在康复过程中,卢女士面临丧失收入来源的困境,尽管多次主动与公司沟通协商,寻求工伤赔偿事宜,但公司始终消极对待,拒不配合办理相关工伤认定手续,此举让卢女士深感无助与失望。

选择委托

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女士了解到了我们团队。我们在详细了解卢女士的遭遇后,立即为她提供了详尽的工伤认定流程解析,并鼓励她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卢女士深受鼓舞,果断全权委托我们团队代理此案。

处理流程
我们团队鼎力协助下,卢女士迅速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旨在确认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公司则坚称双方仅为劳务关系,甚至指责卢女士私自加盖公章伪造劳动合同。面对公司荒谬的指控,我们团队凭借卢女士的劳动合同原件、工资发放记录、微信交流截图等一系列证据,展开了强有力的辩护,最终在2023年4月18日劳动仲裁委员作出的裁决书中得到了支持。仲裁结案后,卢女士顺利获得人社局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但是,公司并未就此罢休,试图通过行政诉讼途径推翻人社局的工伤认定决定。公司在诉讼中抛出一项极具争议的论点:卢女士当日并非直接从家中出发去公司,而是从其母亲住所出发,且事故地点并非上下班常规路线,因此不构成“上下班途中”的工伤条件,并列举了5项证据支撑其观点。
对这一复杂争议,我们团队介入,与当地人社局紧密合作,全面搜集和整理相关证据资料,详细梳理了“工伤认定申请—接收—补充材料—暂时中止—恢复审理—正式认定”全过程的全部证据链,共计囊括了涉及卢女士受伤状况、劳动合同效力在内的19项相关证据。我们还依据类案检索结果和最高人民法院对工伤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精确界定了“上下班途中”的法律内涵,有力反驳了公司的主张。在一审庭审中,我们团队呈现的完整证据体系和严谨论证得到了法院的肯定,并于2023年12月27日作出行政判决,驳回了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然而,公司仍不死心,出于利益驱动,固执己见,坚持上诉至二审法院。面对公司的顽固行为,我们团队从容应对,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无可挑剔的证据链条,再次得到了法院的全部认可。二审法院于2024年3月25日作出行政判决,再次驳回了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完美收官

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我们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卓越能力,他们在困难重重的维权道路上,帮助卢女士一步步克服难关,仲裁、一审、二审全面胜诉,最终得到了公正与公平的法律裁决。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亲办案例推荐
刘则通律师
您可以咨询刘则通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4584 人 | 福建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