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案例】林智敏代理非遗刺绣著作权侵权案获赔500万
一、当事人
原告:某百年绣庄(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
被告:某婚庆礼服连锁企业
二、案情简介
2023年9月,某百年绣庄的工作人员在例行市场巡查时,发现某婚庆品牌旗舰店陈列的"鎏金系列"龙凤褂涉嫌三重侵权:其"百子千孙"纹样28处关键线条与中国美院存档原作重合度高达92%;盗用原告秘传的绛色染剂与金线配色体系;更检测出被告产品采用原告专利的刺绣技法,丝线捻度误差仅±0.3度。关键证据显示,被告商品上架时间晚于原告作品登记16个月,且从代工厂查获的样品标注有原告独有的针法代号,其低价倾销策略已导致老字号订单暴跌40%。
三、原告(我方)诉讼请求
1、确认被告侵犯原告美术作品著作权及工艺专利权;
2、主张赔偿680万元(按非遗作品溢价率300%计算)
3、所有的维权费用由被告承担
四、被告抗辩理由
1、主张龙凤纹样属于传统文化元素
2、质疑原告配色方案的独创性
3、辩称刺绣工艺已进入公有领域
五、争议焦点
1、传统纹样的独创性表达如何认定?
2、非遗技艺的商业秘密与专利保护边界?
3、传统文化衍生品的侵权获利计算标准?
六、判决结果
1、下架销毁全部侵权产品
2、判赔500万元(含80万精神损害赔偿);
3、责令在公开媒体刊登致歉声明
4、原告维权费用由被告承担
七、行业启示
建议传统工艺企业对经典纹样进行数字化版权存证,在代工协议中加入工艺保密条款。如果遇到侵权,可以通过光谱分析固定染色工艺证据,联合行业协会出具技艺相似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