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吸毒被公安系统挂了个吸毒史怎么办?
郑永忠律师
2025-05-06
[律师回复] 先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
1.提交书面申请:携带身份证、证据材料到户籍地或居住地派出所,填写《吸毒史异议申请表》,要求调取原始查处记录并重新核查。如果公安拒绝更正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被维持提起行政诉讼

母亲己把房子过户了给儿子,儿媳不孝行为伤了老人的心,后悔要把房产权要回来,可行吗。
郑永忠律师
2025-04-21
[律师回复] 如果是赠与的话是可以通过诉讼撤销的,您需提供赡养缺失的证据(如不支付生活费、拒绝照顾、虐待等记录)

自己征信不好,对方要求我找朋友带身份证和银行卡过去是什么意思。
郑永忠律师
2025-04-21
[律师回复] 您可能碰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AB贷骗局
这是最常见的风险。对方可能以“担保”或“资质辅助”为名,实际利用你朋友的身份信息申请贷款。一旦贷款获批,资金由你使用,但债务会落在朋友名下。若你无法还款,朋友需承担全部债务,甚至可能被列为被告。
2.
朋友成为实际借款人
根据网页8的案例,某些中介会通过“紧急联系人”等名义,诱导朋友签署文件,最终将其变为实际借款人。例如,案例中的陈先生因朋友贷款需要,最终背负了101万元债务。
3.
涉嫌违法操作
若朋友被要求提供银行卡“刷流水”,可能涉及洗钱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网页2和3提到,此类行为已被判刑,且银行卡可能被冻结或用于非法资金流转。
4.
担保责任风险
即使朋友仅作为担保人,根据《民法典》,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若你违约,朋友需代为偿还债务,且可能影响其个人征信。
二、律师建议
1.
拒绝配合非正规操作
正规金融机构不会要求第三方提供银行卡或身份证辅助贷款。若遇到此类要求,应立即终止合作,并向监管部门举报。
2.
核实贷款机构资质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银保监会官网查询中介或贷款机构的合法性。警惕“黑户可贷”“包下款”等虚假承诺。
3.
选择合法贷款途径
抵押贷款:若名下有房产、车辆等资产,可尝试抵押贷款(对征信要求较低)。
修复征信:结清逾期债务后,5年后征信可恢复正常,之后可申请正规信贷产品。

现在想要回押金公司说未做满3个月的一律不退,怎么办,我能去派出所报警告他诈骗吗?
郑永忠律师
2025-04-20
[律师回复]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一、用人单位收取押金的行为违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和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保证金等财物。您提到的"入职管理费""保密金""资料费"均属于违法收费项目。即使签订了合同,这类条款也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二、维权途径建议
1.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携带支付宝转账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据,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全国统一投诉电话12333)
劳动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退还押金,并可处罚款。
劳动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和投诉未果,可在离职后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即使没有收据,支付宝转账记录+劳动合同已形成完整证据链
胜诉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证据收集要点
支付宝转账记录(需体现收款方信息)
劳动合同(注意保存原件)
工作期间的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记录
公司拒绝退款的书面/录音证据
至于您说的诈骗,我国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2000元,换句话2000元以上公安才会刑事立案。但不代表报警没用,您可以报警促进调解的成功率。

请问遇上黑心的饭店老板拖欠工资不给,以别人身份证办的营业执照,不想承担所欠工资款该如何办才好。
郑永忠律师
2025-04-20
[律师回复] 一、固定劳动关系及实际经营者的证据
1.收集工作证据
保存劳动合同(如有)、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同事证言等,证明您与饭店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证明实际控制人
通过以下材料证明老板是实际经营者:
老板直接管理饭店的录音/录像(如工作安排、薪资承诺);
银行转账记录(若工资由老板个人账户支付);
其他能证明其经营权的证据(如租赁合同签字、采购单据)。
二、针对冒用身份证的违法行为
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根据《公司法》及《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营业执照属于违法行为。可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提交冒名登记撤销申请,并提供身份证丢失声明、笔迹鉴定等证据,要求撤销相关登记并追究老板责任。
追讨工资的法律途径
1.劳动监察投诉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交证据要求责令支付工资。若老板逾期不支付,可要求加付50%-100%赔偿金。
2.申请劳动仲裁
即使老板否认劳动关系,仍可申请仲裁。仲裁委可通过公告送达处理,裁决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突然间收到短信说我是某人的担保人
郑永忠律师
2025-04-20
[律师回复] 根据您的藐视,您按以下步骤核实和处理:
一、确认担保真实性
1.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商业银行查询信用报告,查看“担保信息”部分是否有记录。若有不明担保记录,需进一步核实来源。
2.
联系金融机构
联系曾办理业务的银行、小贷公司等,提供身份证明后查询是否存在担保记录。金融机构通常保留担保合同或相关文件。
3.
检查合同文件
回忆是否签署过担保合同或借款合同中的担保条款,重点查看签字页是否有本人确认信息。若有纸质或电子合同,可直接确认担保责任。
4.
联系债权人或债务人
若知道可能的债权人(如银行)或债务人,直接询问是否存在担保关系,并请求查看相关文件。注意保留沟通记录(如短信、邮件等)。
二、处理异常情况
1.
核实短信真实性
确认短信来源是否可靠,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
通过官方渠道(如银行客服电话)核实信息,防止诈骗。
2.
法律途径解决
若未经同意被列为担保人:
根据《民法典》,若担保合同存在欺诈、胁迫或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可向法院起诉主张担保无效。
查询法院记录:通过法院系统确认是否因担保纠纷被起诉,裁判文书会明确担保人身份。
3.
解除担保关系
若已确认担保但需解除,可通过与债权人协商、主债务履行完毕或法定情形(如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解除。
注意保留解除协议、代偿证明等文件。
三、注意事项
口头担保的认定:口头承诺需有录音、证人等证据支持,否则难以认定。
征信异议处理:若信用报告存在错误担保记录,可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并要求更正。
防范风险:切勿随意签署空白文件,担保前需评估债务人还款能力及自身责任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