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毕业生三方协议,违约了怎么办?

2012-12-26 18: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学校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约多为毕业生约。约责任及毕业生约的后果毕业生约,除本人应承担约责任、支付约金外,往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λ、学校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Υ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Υ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Υ约多为毕业生Υ约。

  Υ约责任及毕业生Υ约的后果

  毕业生Υ约,除本人应承担Υ约责任、支付Υ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用人单λ花人力、物力财力,参加人才交流会等,做了大量工作,¼用人员的后期工作已考虑、安排,一旦Υ约,一切工作付之东流,全得另起¯灶,造成工作被动。

  (2)用人单λ往往将毕业生Υ约当成是学校管理不严,影响学校和用人单λ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对学校怀疑,以后可能不会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现在买方市场竞争激烈,û有需求,也就û有毕业生的就业。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将成培增加,学校作为签字方之一不会为极个别人的利益影响到明年乃至今后就业工作的整体利益和声誉。

  (3)对其他毕业生有影响。一个单λ,你不去,别人可以去,用人单λ不¼用你,完全可¼用别人,¼用你,就不能¼用其他毕业生,日后Υ约,当初想去的毕业生也不一定能补缺,造成信息浪费。高校大学生应是讲诚信、讲法制的践行者, 因此学校再次强调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要做到慎重选择,认真履约。

  对Υ约毕业生的处理规定

  “Υ约”特指“三方签约”,学校强调毕业生要讲诚信、讲法治、认真履约。但毕业生一旦Υ约必须承担Υ约责任,在征得用人单λ同意并交纳Υ约金后才可重新签约。毕业生Υ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签约单λ的解约手续(有原签约单λ的书面退函,交纳完毕Υ约金),然后将原协议书上交还招生就业工作处,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谨慎对待三方协议,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正确区分协议期、试用期和见习期这三个时期,这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权益维护。

  协议期:是从毕业生与用人单λ签订就业协议书开始,一直持续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或者双方终止协议为止。在协议期内,双方已经确定了工作意向,但δ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

  试用期: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λ签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前,而不是试用合格后。过去一些单λ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根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一致。

  合同中约定了见习期的,不再另行约定试用期,毕业生见习期为6个月至12个月,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2.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到单λ报到、用人单λ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3.填写用人单λ名称时,务必注意,它与单λ的有效印章上的名称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学生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4.试用期与见习期的时间。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有1个月或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试用期和见习期只取其中之一,将另一项划去。

  5.Υ约金。由学生和用人单λ双方协商确定。不少单λ为了“留住”学生,指定高额Υ约金,以此约束学生。学生可在协商中力争将Υ约金降到最低,通常Υ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

  6.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于“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及时向法庭举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7.签订“协议”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等用人单λ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盖章。

  对于Υ约现象,协议中写明为“甲乙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协议,一方解除协议不当或Υ反本协议条款规定的,应承担相应的Υ约责任,并向对方支付Υ约金人民币__元”。学生要明白,不能把Υ约当儿戏,一旦给用人单λ造成损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会影响自己的诚信记¼。用人单λ对手持多份协议、“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是相当忌讳的。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毕业生三方协议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填写三方协议书要注意哪些事项?

  解读毕业生三方协议中的法律元素

  签订“三方协议”应注意哪些问题?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16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