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规定

2021-04-29 14: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为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签订合同的意识不断加强。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规定的相关知识,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

  一、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是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起始和终止的时间,也是劳动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时间。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判定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及生效时间的依据。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应该最晚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规定

  二、劳动合同期限的类型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三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任意一种类型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对劳动合同履行的起始和终止日期有明确的约定。期限届满,双方劳动关系即行终止;如果双方协商同意,还可以续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不可解除的,只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把完成某项工作或工程作为确定劳动合同起始和终止时间。该项工作或工程开始的时间,就是劳动合同履行的起始时间;该项工作或者工程完成时,劳动合同即终止。

  三、劳动合同签订流程

  (1)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首先要对劳动者提供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进行审查核对;接着对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以及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是否还存有劳动关系;最后查验劳动者身体健康证明。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详细解答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应当让劳动者签署用人单位设计好的《告知书》,并妥善保存。同时,听取劳动者相对应的告之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让录用员工签字确认。

  (3)签署劳动合同

  在签署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必须双方当事人在一起当面签字。一般先让劳动者签字,再用人单位法人或委托人签字,后统一盖章。盖章要做到最后有盖章,每页还有骑缝章。这样确保书面合同签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防被篡改。最后将两份劳动合同,一份交给劳动者保管,并有劳动者领取的签收凭单;另一份用人单位保存并及时归档。

  (4)办理劳动合同的签订、终止、续订手续的有关程序

  根据《劳动法》规定,凡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应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协商后确定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的类型不同,劳动合同期限的起始日期也就不同。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总结的有关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68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