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律常识(下)

2012-11-02 17: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下面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劳动合同的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问:职工不交抵押金,企业则让其下岗,且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对吗?答: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在...

  下面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劳动合同的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问:职工不交抵押金,企业则让其下岗,且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对吗?

  答: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在《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50号)中,就国有、集体、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向职工收取抵押金(品)问题进一步规定了禁止收取劳动合同保证金和劳动保护物品及生产工具使用(承包)抵押金。同时也明确了一些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实际需要,遵循职工本人自愿原则向职工收取“风险抵押金”及要求职工全员入股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不属上述规定调整范围。但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用人单位收取风险抵押金是指“全员风险抵押金”。二是必须遵循本人自愿的原则,不得以解除劳动关系为由强制职工缴款。

  问:如何理解“全员收取风险抵押金”和“收取抵押金实行自愿原则”?

  答: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在《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50号)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可以向职工收取全员风险抵押金,但必须遵循本人自愿原则。所谓“全员风险抵押金”是指包括厂长或经理在内的用人单位的全体人员共担风险的抵押金,厂长或经理一般应当带头缴纳。所谓“实行自愿原则”是指不得以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手段强制职工缴纳,例如:对不缴纳抵押金者将安排其下岗、降低其工资待遇以至将其辞退等做法都属于违法行为。应当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深入动员方式说服职工缴纳,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职工自愿缴纳,例如:用人单位内部一些福利待遇规定,可向缴纳全风险抵押金的职工倾斜,不缴纳者不享受等。

  问:女工产后请长假超过了劳动合同期限怎么办?

  答:劳动合同制女工产后请长假时应注意与合同期限相衔接。若合同制女工产后请长假超过了劳动合同期限,女工应与所在单位协商,经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续订或重新订立。

  问:续订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怎样规定?

  答:《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从这一规定可知,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中。按照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续订劳动合同是否要规定试用期的复函》(劳办力字[1991]40号)的意见,企业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时,职工改变工种的,应重新订明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规定试用期。重新就业的职工,仍从事原工种的,不再规定试用期;改变工种的,应订明试用期。

  问: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可否享受医疗待遇?

  答:根据《劳动法》第21条规定的精神,试用期是包含在合同期限之内的,因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应当享受医疗待遇。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患病医疗问题的复函》(劳办险字[1989]3号)和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可以享受的医疗期为3个月。

  问:《劳动法》关于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是否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的时间?

  答:根据《劳动法》第36条、第38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劳动者是享有休息权利的,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为了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对标准日工作时间和标准周工作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延长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标准日工作时间和标准周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加点。劳动者根据单位的命令和要求,在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从事工作叫加班;在标准日工作时间以外继续从事工作叫加点。因此,《劳动法》关于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超过36小时的规定,既包括正常工作日加点的时间,也包括休息日加班而未安排补休的加班时间。然而,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并不违反《劳动法》关于“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规定。也正因为这一点,《劳动法》才未做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予以补休的规定,而只规定了“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问: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企业能否终止劳动合同?

  答: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企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女职工在“三期”内合同期已满的,劳动部印发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34条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合同期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752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不好意思一下!请问一下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局建立劳动合同?有人证物证。
劳动合同只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即可生效,不用劳动局盖章也生效。下面,关于劳动合同成立生效的要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以下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依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明确无误地表达其真实意思。   劳动合同生效应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当事人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即法律认可的资格和能力。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注册登记经审核设立,才能取得合法的用工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合同当事人另一方即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且须符合劳动法律对劳动者特殊条件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不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那么劳动合同不能生效。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诚实信用”,这就要求当事人双方都必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能欺骗对方或者采取办法使对方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劳动合同不能生效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第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尽管劳动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双方都明确无误地认可,但是,如果这些内容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有些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共道德或利益,那么,劳动合同也不能生效。   第四,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盖章。未签字或者非本人签字、没有本单位公章的劳动合同也属于不能生效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