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碰瓷”“冲动维权”……劳动者的冲动事儿

2015-04-30 14: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近几年来,随着劳动法的完善和实施,用人单位用工更加规范,劳动争议联动化解机制的建立也让大量劳动争议纠纷在仲裁阶段就得到有效解决。但是为了维权,冲动的事儿还真是干了不少。劳动者有哪些不正确的维权方式呢?找法网小编与你一起分享。

劳动维权

  苏州虎丘法院,2014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325件,同比上升1.6%,数量虽略有增加但发展态势总体平稳。但是,法官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有些劳动者对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力无限放大,以为劳动法会无条件支持劳动者,在遇到劳动纠纷或不满时,试图通过“罢工”、“盲目诉讼”以及“职务侵占”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进行报复。针对这一怪现象,法官提醒广大劳动者,合理维权,切莫冲动。

  现象:“罢工”维权

  -特点

  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约占到全部劳动争议案件的41%。多数劳动者法律知识相对缺乏,存在“从众心理”,一旦有同事或同行业的劳动者通过仲裁、诉讼得到赔偿,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在“维权”过程中少数劳动者缺乏“合法”、“违法”的概念,超过必要的限度。

  -案例

  孟某系某公司操作员。2012年5月,该公司因厂房租约到期,决定将员工调至吴江总厂或新区新厂工作,并承诺提供宿舍或班车。孟某等员工不满,先后以怠工、堵门等方式示威。6月15日下午,相关员工再次静坐堵门,最终被强制传唤至公安机关。事后,该公司在劳动、公安机关的参与下就此事召开会议,决定:涉事员工可回总厂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不愿意继续履行并主动离职,公司按工龄支付补偿金;都不接受的则解除劳动合同。孟某等人选择解除合同,该公司遂按照相关规定,向其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孟某为此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后又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公司对孟某等人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无不妥,无须支付赔偿金。

  -法官寄语

  劳动者对公司不满,应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部门投诉或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问题得到解决前,劳动者仍应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继续履行工作职责。选择采取擅自停工等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行为进行“维权”,法律对此不予保护。

  现象:“盲目诉讼”

  -特点

  由于劳动纠纷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的成本很低,一部分劳动者出现了过度维权、恶意诉求的现象,他们抱着“买彩票”式的侥幸心理,一旦与企业发生矛盾纠纷,不论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个人合法权益是否真实受到侵害,均选择进入仲裁或诉讼程序,期望得到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金。

  -案例

  2009年5月,赵某顺利进入一家汽车产品公司做一名成品操作员。可没想到,2014年9月赵某却收到了公司出具的一份《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赵某称,公司仅仅因为自己迟到18分钟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自己无法接受,故在被仲裁委驳回仲裁请求后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赔偿金。可经法庭审理查明,却发现赵某虚假登记订单产量、擅自篡改上班时间,已先后两次违纪被被告公司给予书面严重警告,按照公司的《员工手册》规定,在相同的合同期内两次较重违纪,已构成严重违纪行为,依照制度应予开除。据此,法院驳回了原告赵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寄语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有些劳动者以为,劳动法就是他们的保护伞,企业如果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自己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讨要经济补偿金的。殊不知,劳动者的行为也要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弄虚作假,劳动法也绝不会偏袒劳动者。

  现象:“职务侵占”

  -特点

  近年来,职务侵占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且涉案标的越来越大。有调查发现,将近有三成的被告人对领导或公司规章制度不满,转而通过职务侵占的方式进行报复。

  -案例

  大坤是苏州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经理,平日里负责公司购车优惠的礼品发放事宜,赠送价值3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油卡。客户购车后,销售员填好“备件销售单”交大坤签字确认后凭单领取油卡。由于大坤的领导对他比较苛刻,还动不动就克扣奖金,怀恨在心的大坤于是把主意打到了赠送的油卡上,他找到下属大兵,让大兵对客户隐瞒公司赠卡活动,将本应赠送给客户的油卡领出来后直接交给自己再贩卖给他人,通过这种方式,大坤共侵占了公司近2万元的油卡。法院最终判决大坤构成职务侵占罪,处拘役二个月,缓刑六个月。

  -法官寄语

  用人单位在用工、招工上,除了考虑业务能力外,还应考虑员工的思想品德,特别是负责财务、购销、仓库保管的员工,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的业务、法律、职业道德素质培训,此外,企业还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在此也提醒广大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可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切不可利用职务之便采取非法手段侵占公司财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4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