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养老金并轨需要澄清的两个误区

2015-04-22 14: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除了个人缴纳部分,仍然由财政支出,如同在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基本由财政支出一样。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发布意味着养老改革、并轨越来越近。其意义在于,做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账户,吸引高素质人才,倒逼机关事业单位加快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明确个人缴费4%、单位缴费8%,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这意味着我国养老改革、并轨越来越近了。

  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人员均无须缴纳养老保险金,退休后养老金还比企业退休人员拿得多,且吃的是“财政饭”。因此,我国养老金“双轨制”一直为人诟病。因为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中国目前有1.8亿企业职工,还有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且不说,目前企业职工的社保基金账户还未全部坐实,需要财政补贴,还有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及人数达上千万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及养老金全由财政承担,财政压力可谓不小。

  眼下,养老金改革、并轨,有两个认识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

  第一个误区是:养老金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金额会基本差不多,甚至全体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在并轨之后都将差不多。

  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推进养老金并轨进程。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像企业一样参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

  目前的情况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在80%-95%,个别甚至还要高。养老金改革、并轨,不可能大幅度减少占全体职工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而且根据多劳多得、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简单劳动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似应高于企业养老金替代率。

  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其实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金。通过现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大概能够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提高20%左右。

  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养老金即使在养老金改革、并轨之后,仍然要高出企业水平,只是幅度比现在要小一些。

  第二个误区是:养老金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及职业年金就不是财政拿钱了。

  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除了个人缴纳部分,仍然由财政支出,如同在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基本由财政支出一样。

  那么,这样的改革、并轨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做实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账户。这就为建立公开公平的人才人力市场环境创造了基本条件。

  有了这样一个个人养老金基本账户,一个人某段时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基本养老保险金和职业年金基本由财政缴纳,另一段时期在企业工作,则由企业为其缴纳基本养老金或补充养老金。如此安排,可便利人才人力的流动。

  第二,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机关事业单位用人要求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某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创新企业也更需要高素质人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属于基本养老金的补充,是给予其工作人员的一种奖励;同样,企业也可以建立职业年金,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那些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当然,企业给其所需要的员工高薪,让他们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一种补充养老的选择方式。

  第三,倒逼机关事业单位加快改革。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需要一定素质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目前机关事业单位有近4000万工作人员,冗员多,财政压力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建立,也是在倒逼机关事业单位加快改革步伐,淘汰冗员,提高工作效率。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56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