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异地农民工社保政策

2021-07-07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560万人,农民工队伍庞大,缴纳社保情况值得关注。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那么异地农民工社保政策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异地农民工社保政策

  7月29日上午,北京市首次专门针对外地农民工出台两大关键性社会保障政策——《北京市外地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和《外地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两项政策均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专家分析,这是国内目前首次完善的专门针对外地农民工的工伤和医保政策。

异地农民工社保政策

  二、什么是农民工

  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农民工人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某些人心中农民工是贬义的,其实农民工并不一定是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做工的一类人群特殊的群体。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市打工的人员,包括大中专院校毕业后户口在农村而在城市工作的中高学历人员,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完善,将不再拥有城镇和农村户口的差别。

  农民工是的同义词,城市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人们普遍认为指的就是农民工人,这当然是中国人的说法。在美国没有农民这个称谓,统称为农场工人。从字面上分析,农民工人和农场工人好像差别不大,但是深究起来却是两个千差万别的词语。首先在身份上,农民工人的身份是农民而农场工人的身份是工人;其次在工作上,农民工人做的是城市里的工作而农场工人干的是农场里的活计。

  三、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怎么办

  1、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责,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的内容。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依法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按规定及时安排政府投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依法依规予以限制和惩戒。

  财政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资金的预算管理,根据经批准的预算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政府投资资金。

  公安机关负责及时受理、侦办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依法处置因农民工工资拖欠引发的社会治安案件。

  司法行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工作。

  4、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以上就是异地农民工社保政策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两项政策均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专家分析,这是国内目前首次完善的专门针对外地农民工的工伤和医保政策。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684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