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你有多了解五险一金?

2015-12-08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法治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劳动关系中五险一金的问题。但是你真的了解五险一金吗?除了工伤保险外,你还关注其他的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吗?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五险一金。

  一、五险一金包括哪些?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二、缴纳比例

  1、个人缴纳比例

  养老保险缴费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1%;

  2、单位缴纳比例

  养老保险缴费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8%+失业保险缴费比例2%+工伤保险缴费比例1%+生育保险缴费比例1%

  3、公积金缴纳比例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通常缴纳比例为公司和职工各12%。

  三、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即每个月个人缴纳的那部分)÷计发月数(139个月);

  基础养老金要看各个城市的规定,计算公司为:(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参保人员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四、哪些消费医保不报销?

  1、服务项目类

  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2、非疾病治疗项目类

  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型手术等;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各种健康体可偿还;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3、诊疗设备及医有用材料类

  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束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眼 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各省物价部门规定不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4、治疗项目类

  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近视眼矫形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5、其他类

  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

  6、交通事故和故意伤害事件,除非公安部门找不到加害人,否则医保不报销。

  7、非定点医疗机构和非指定药物不报销。

  五、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需缴满1年才能使用

  (一)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主要包括:终止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用人单位违法或违反劳动合同导致职工辞职。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二)失业保险能领取多少钱?

  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4个月。

  (三)生育保险的领取条件

  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

  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四)生育保险的范围

  1、生育医疗费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业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2、生育津贴

  女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六、公积金的使用

  买房、租房、装修都能提取公积金,攒着不花反而不划算。公积金的利息,当年缴纳的只有活期存款利率,往年缴纳的是3个月定存利率。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12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