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2021-05-04 11: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工作中,如果遭遇意外造成了伤残,劳动者一般都会采取措施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么,伤残等级要如何确定,怎么根据伤残鉴定标准确定伤残程度,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欢迎阅读。

  一、一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伤残鉴定标准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一个标准,再由地方按标准去实施,以维护伤残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10级。其中,符合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一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工伤鉴定原则

  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三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四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六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七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八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九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十级工伤鉴定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一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二、工伤伤残鉴定需要提供的材料

  1.劳动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通知书(原件);

  2.职工因工伤残等级鉴定表(一式三份),照片一栏需粘贴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单独附照片一张;

  3.伤病情材料原件(复印件需到医院加盖公章确认),具体包括:入院急诊病历、住院病案、书面检查报告、出院证、出院小结、病历本、病情诊断证明书(申报前两个月内开具);

  4.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三份。

  三、伤残鉴定程序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工伤认定过程中,工伤鉴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每个等级有不同的鉴定标准。准备好必备的伤残鉴定材料,了解伤残鉴定的程序,会更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377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