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

2021-06-30 15: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果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如果不幸去世,就可能会认定为工亡,对于工亡的职工,用人单位是需要依法进行一定的赔偿的,家属在领到赔偿金后需要依法进行分配,那么,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该款明确规定了工亡职工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是向工亡职工的近亲属进行分配,并且指出了抚恤金的分配原则是工亡职工生前“供养亲属”,非供养亲属无权获得抚恤金。故亲属供养抚恤金有其专属性,其他人无权要求分割。

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

  二、工亡赔偿金妻子占多少

  1、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上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协商分配。

  2、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

  3、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

  4、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三、工伤后多长时间死亡不算工亡

  1、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经抢救无效在48小时之后死亡的,不属于工伤。

  2、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亦称职业伤害,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性化学物中毒。

  3、我国原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工伤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范围为: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重大利益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实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的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工亡职工的近亲属进行分配,如果在分配时产生纠纷的,大家应该沟通进行协商,争取协商解决,毕竟都是一家人,工亡补助金由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095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