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金

2021-12-05 15: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以下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介绍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金的法律知识。

  一、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用人单位解除与你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你)分以下三种情况,你自己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你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你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个月的本人工资,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你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N+1;

  3、你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你解除劳动关系。

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

  二、怀孕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一)法律依据

  为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女职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1992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已明确规定了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对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权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由此,按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

  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怀孕女职工一旦遭到违法解雇,一直到哺乳期结束将难以找到工作,生活来源难以保障,因此国家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一旦非法辞退怀孕职工,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二)应得赔偿

  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式: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详见《劳动合同法》第42、47、87条)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有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与公司协商不成的,可以考虑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三、公司擅自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公司只要出现违法解除情形,作为员工可以通过仲裁、诉讼途径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以下内容都不属于工资范畴:

  (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十二)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十三)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综上所述,如果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出现了违法解除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那么作为公司里的员工可以进行仲裁,或者诉讼的途径来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权。据有关的规定,如果劳动者依法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该用人单位是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的支付的。

  可以看到,对于网友们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金的疑问,以上就是根据我国现有法律作出的解答,一般来说,公司会根据当地的法规政策来补偿赔偿,所以网友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当地补偿赔偿标准。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955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