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行业:信托兑付高峰来临,银信合作风险可控

2014-10-29 21: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信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信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信托规模突破10万亿,主要流向工商企业、基建和房地产。2013年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机构。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净值人群不断增加,目前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资产...

  信托规模突破10万亿,主要流向工商企业、基建和房地产。

  2013年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机构。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净值人群不断增加,目前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已经达到30万亿,信托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过去的3年里,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平均增长率达到53.17%,2013年信托资产达到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46%。

  14年是信托兑付高峰期,房地产、煤矿能源和基建行业存在较高违约压力。

  2014年是信托产品到期兑付的高峰期,在2014年到期的信托产品达1157只,支数超过信托总量的一半。

  从14年信托到期的月份分布来看,兑付压力主要集中在5月和12月。兑付违约事件主要发生在房地产、煤矿能源和基建行业,其中房地产信托的违约事件占到总违约事件的70%。未来二三线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压力会比较大,地区分布看,预计杭州成都的房地产信托违约风险会相对较高。

  银信合作的规模增长放缓,监管趋严,潜在风险可控。

  从对银行的影响看,银行潜在的信托合作风险主要包含信托贷款、被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信托收益权,以及销售过程中存在过失的代销信托产品行为。2013年银信合作的规模达到2.19万亿元,同比增长7.15%,但银信合作的占比下降明显,从2010年3季度的64.02%下降到2013年的20.03%。自2011年以来,监管层对银信合作的监管不断加强,出台的各项细则分别对银信合作的资产真实转让、非标资产占比、风险资本计提等方面做了要求。从信托公司自身情况看,除了出于监管要求提取的2%风险准备金外,信托公司还可以通过担保、寻找接盘方、抵押资产处臵、自有资金兜底等方式应对违约。整体来看,银信合作的潜在风险可控。

信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051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信托法律师团,我在信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