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代客理财不得承诺保底?

2011-02-11 10: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信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信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提示:下文仅供参考,请读者注意甄别哪些内容是专业的和可以信赖的!]随着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理财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证券、股票等投资市场日渐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极大的精力投入,老百姓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和组织帮助其理财也

[提示:下文仅供参考,请读者注意甄别哪些内容是专业的和可以信赖的!]

随着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理财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证券、股票等投资市场日渐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极大的精力投入,老百姓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和组织帮助其理财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保本承诺”有效吗?几乎所有的委托理财关系中,“保本承诺”都是最让人心动的条件。按投资者的心态,首要的即是“保证本金安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寻求资金增值空间。而所谓的“保本承诺”真的是保护资金安全的“护身符“吗?

案例:李小姐是一名白领,见身边的人都在炒股,她也动了这个念头。但李小姐对股市一无所知,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在一家信托公司工作的小林。小林称他们公司里都是精通股市操作的精英,代理散户炒股稳赚不赔。2008年2月,李小姐和信托公司签订合同,约定李小姐拿出5万元由信托公司代其炒股,为期半年,保证利润30%,不足部分由信托公司补足,超出部分归信托公司所有,李小姐按利润的20%的比例交纳服务费用。但是到了2008年8月,李小姐的股票账户已经缩水至2万多元。李小姐与信托公司协商不成将其告上法院,要求返还5万元本金并支付利润1.5万元。【TrustLaws.Net提示:该案例与信托公司的业务实践存在严重偏差,“5万元代其炒股”、“为期半年”、“保证30%利润”?这样的信托业务及其信托合同在2008年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凡稍有信托业务常识的人,都会对这一案例的真实性或准确性报以极大的怀疑。】

解析:随着股市的活跃,专业公司代客理财现象日益普遍。部分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宣传推广时,以不同的方式暗示“保本”、“最低收益”等,投资者看到这样的字眼也像吃了定心丸。但是,在盈利的时候双方皆大欢喜,但是一旦赔了钱,双方发生纠纷闹上公堂的也屡见不鲜。那么证券、信托公司代客理财协议中的“保本承诺”、“最低收益”等条款是否有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做出承诺。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严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承诺保底的通知》第二条和第三条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不得以信托合同、补充协议或其他任何方式向信托当事人承诺信托财产本金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信托投资公司应当在其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对不得承诺保底的有关规定进行公示,并在签订信托合同时,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申明上述内容。信托公司在推介信托产品或办理信托业务时,不得暗示或者误导信托当事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TrustLaws.Net提示:该解析对法规条文的引用存在严重偏差,中国银监会已于2007年7月3日废止了《关于严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承诺保底的通知》(银监通〔2004〕88号)。】因此,老百姓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签订的委托理财合同中的“保本承诺”均系无效,对发生的损失双方按照过错程度各自承担,所以股民对待此类条款一定要提高警惕。

后记:在这个信息充斥和泛滥的时代,当投资者审慎看待“代客理财”风险的时候,更应谨慎对待他人的理财“高见”,形成自己的理财偏好和评判标准,毕竟“信人不如信己”、抵御“以讹传讹”才是关键,自己学会理财的“真才实学”才能真正防范理财风险。

【注:上文中黑色字体部分的作者为乔学慧,原载北京法院网;蓝色字体评论部分的作者是TrustLaws.Net。】

信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03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信托法律师团,我在信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